詩人楊牧13日於台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壽80歲,震驚文壇。楊牧近年身體不佳,呼吸系統與心臟皆有狀況,前幾天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據了解,楊牧遺孀剛已向友人發簡訊告知。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生於花蓮,東海大學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講座教授。著有散文、詩集、戲劇、評論、翻譯、編纂等中英文50餘種,代表作包括「葉珊散文集」、「楊牧詩集」、「山風海雨」等,2000年獲國家文藝獎。
楊牧自中學便矢志新詩創作、主編詩刊。他早年筆名葉珊,深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1966年赴柏克萊攻讀博士學位,見證1960年代學生運動,32歲而改筆名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1976年,他與中學同學葉步榮、詩人瘂弦、生化學家沈燕士共同創辦洪範書店,為台灣純文學出版重鎮。
楊牧詩藝的展現,在於鎔鑄中西文學傳統;散文的經營,則講究詩化的修辭和造境,體制嚴謹、格局宏大。去年辭世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審馬悅然相當喜歡楊牧的作品,多次翻譯楊牧詩作。因此多年來,楊牧也被認為可能是台灣第一個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楊牧晚年選擇回歸故鄉花蓮,是東華大學創校階段最重要的教授,還曾出馬競選東華大學校長。小說家、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吳明益表示,楊牧強調自由學風,在他的堅持下,東華大學成為台灣第一個沒有鐘聲的大學。他經常在湖畔、綠蔭下上課、帶學生讀詩、賞詩,「楊牧就是東華大學開放校風的象徵。」
楊牧先以葉珊為筆名,成名後卻毅然在32歲那年改名為楊牧,象徵創作與生命重新開始。他成名甚早,但晚年依然持續嘗試新風格,曾告訴記者「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
但他也是個懷舊的人,在高科技時代,他寫作依然使用鋼筆、古老的打字機,讓書房充滿節奏的聲音。他還有自己專用的300字稿紙,行、格之間的距離,都由他親自設計。
楊牧創作、翻譯時字斟句酌,一首詩往往修改多次才會定稿。因此他的稿紙,行與行之間的距離特意加寬,留下大片修改的空間。他曾在紀錄片中表示,寫詩喜歡「拯救不再被人使用的字或詞」,幫字「找到應該被放的地方。」
楊牧熱愛自然。多年來,他的足跡從西雅圖、香港、花蓮,到南港中研院、東華大學,每個落腳的書房總緊傍青山綠水。連在最都市化的香港,窗前都是一片湛藍海景。在大自然的眷顧下,楊牧不僅有雙好眼睛,更有一雙敏銳的耳朵,他曾形容在花蓮東華大學的書房,「連蛙跳、飛鳥鑽過樹枝的聲音,都聽得好清楚。」
「耳朵」是楊牧寫作時的指揮家。他曾向記者形容自己的創作過程:「心裡有聲音時,耳朵會嗡嗡地響。這時詩人要把耳朵調好音,讓耳朵指揮你的手,寫出詩句。」他告訴記者,當年住在長興街時,有天在書房裡寫了一句詩,接著步行到台大文學院。一路上,詩的氣勢與音樂感仍持續蘊釀。到了教室,他趁著幫學生監考時,把這首詩完成了。
詩人陳義芝表示,楊牧近年身體老化,腦部、心臟都出了問題,行動有些不便、但意識還相當清楚。過年前他到楊牧家中,念了楊牧的散文和新詩給他聽,他顯得相當高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