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個書法名詞解釋!
1.書法:
中國的傳統藝術之一。通常以毛筆為書寫工具,講究執筆,運筆,用墨,點畫,結構,分佈(行次,章法),風格,韻味等。筆法,筆勢,筆意是書法藝術的三大要素。書法家運用書寫的技法,以獨特的形式表現內心的感情,創造美的意境。中國的書法藝術,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日本稱書法為「書道」。
2.法書:
指有規則,有法度,具有較高藝術水平因而可作學習範本的書法作品。通常稱他人書作為「法書」時,則含有尊重之意。
3.翰墨:
與「筆墨」同義。翰,原指羽毛,借指毛筆,文字。翰墨,即筆和墨,借指文章,書,畫等。
4.真跡:
由名家親自書寫或繪成的書畫作品。
5.甲骨文:
殷商時代刻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最早發現於河南安陽小屯村殷王朝都城遺址,故又稱「殷墟文「。因使用刀刻,而稱」契文「;因刻於龜甲或獸甲之上,而稱」龜甲文「;因文字為記載占卜,祭祀之類活動,而稱」卜辭「。是可辨識的最古的漢字。
6.金文:
殷商至漢代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因銅在古代稱金,故程「金文」。古代銅器一般分禮器和樂器兩類,禮器作祭祀用,以鼎為代表;樂器作演奏用,以鍾為代表。古代以鍾,鼎代表所有銅器,故金文又稱「鐘鼎文」。
7.石鼓文:
指唐初在今陝西寶雞三原發現的十塊鼓形石頭上所刻的文字。石鼓,為鼓形的石頭,非石頭製作的鼓。據近人考證,石鼓為公元前八世紀秦人所制,文字為秦人所刻。十塊石鼓每塊上刻一首四言詩,記載秦國國君狩獵情況,故又稱「獵 」。石鼓文是已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刻石文字。
8.籀文:
又稱「籀(zhou)書」,「大篆」。是介於甲骨文於小篆之間的一種字體。相傳周宣王太使籀作大篆,故取籀為名。石鼓文為籀文的代表作品,故石鼓文又稱為「籀文」。
9.大篆:
廣義指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戰國時期通用的六國文字。狹義專指籀文。
10.小篆:
又稱「秦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通用的字體。相傳是李斯在大篆基礎上加以整理,簡化而創製的。小篆的特點是形體偏長,線條園勻齊整。今存的<<泰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秦始皇詔版>>等皆為小篆代表作。
11.玉箸篆:
篆書的一種,僅指小篆而言,其特點是筆道圓潤溫厚,形如玉箸。此種篆書始於秦代。後亦有一「玉箸」形容書家用筆圓渾遒勁者。
12.鐵線篆:
小篆的一種。因用筆圓活,細硬如鐵,筆道如線而得名。如唐代李陽冰的篆書,書法史上即稱之為「鐵線篆」。
13.隸書:
又稱「佐書」,左書「,」史書「。隸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書體。其特點是將篆書的圓轉變為方折,形體取橫勢。隸書開始形成於戰國晚期,漢魏時成為通用字體。隸書為漢字的書寫簡便化開闢了通途,它的出現為楷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是漢字書法史上的一大轉折。
14.鳥蟲書:
又稱」蟲書「,」鳥蟲篆「。篆書的一種花體。其特點是字的筆畫寫成類似動物的形狀,字形猶如圖畫。這種書體多用於旗幟和符信上,能起裝飾作用。漢代印章亦有用鳥蟲書的。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新莽六書稱:」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段玉裁註:」書幡,謂書旗幟;書信,謂書符節。「
15.科斗文:
又稱」科斗書「,」科斗篆「。手寫篆字,以筆蘸墨或漆書寫,起筆處較粗,收筆處較細,因而點畫之狀好似頭粗尾細的蝌蚪,故稱為科斗書,又寫作」蝌蚪書「。元代吾丘衍<<學古編>>稱:」上古無筆墨,以竹梃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成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
16.八分:
即八分書,也稱為分書。八分之義,歷來解釋不一。一般認為它似漢隸的波磔,左右筆畫向兩邊分開,如同」八「字的兩筆向兩邊分開一樣,故稱」八分「。亦有學者認為這種字體而分似隸,八分似篆,故稱」八分「。近人以為八分非定名,漢隸為小篆的八分,小篆為大篆的八分,今隸為漢隸的八分。
17.今隸:
正書(楷書)的古稱。正書有漢隸演變而成,唐代仍將正書沿稱為」隸書「,為區別於漢魏是的隸書,則將正書稱為今隸。漢魏是的隸書又稱」古隸「。
18.草隸:
草書的別稱。漢代的木簡上寫得比較流動,草率的隸書書體亦稱為草隸。
19.草書:
為書寫便捷而在隸書基礎上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漢初在草隸基礎上形成 「章草」,章草保留了隸書的波挑體勢,筆畫相互勾連,而字間不連,是草隸的規範化。漢末,相傳張芝脫出章草的規範,去波挑體勢,使上下字間牽連相通,筆畫連綿迴繞,書寫更為便捷,成為「今草」(亦稱小草),即後世所稱的「草書」。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亦是今草的代表書家。至唐代中期的張旭,懷素,將今草寫得更為放縱奇詭,筆畫連綿迴環,如飛龍走蛇,被稱為「狂草」,以別於「今草」。
20.章草:
早期的草書,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其特點是保留了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不連寫。章草的得名,說法不一:有謂因漢章帝創始,而名章草;有謂因漢章帝愛好與提倡而得名;有謂因章帝命杜度草書章奏而得名;有謂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用此書體而得名。近代學者認為章有彰明之義,因字體結構彰明嚴格,對草隸起了規範化作用,故得名。
21.正書:
又稱「楷書」,「真書」,「正楷」,由楷書發展而成。正書始於漢末,為魏晉至今通用的一種字體,隸書變篆書的圓轉為方折,正書又變隸書的波挑為頓挫,出鋒為回鋒。其特點是筆畫平整,形體方正,故稱「正書」。相傳漢末王次仲始以隸字作楷法。因正書字體平正有法度,可作楷模,故又稱「楷書」。唐代楷書最為規範,今所臨習的楷書碑貼,多出唐人之手。真書之名,亦取正義。
22.行書:
又稱「行押書」,「行狎書」。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既有楷書的平整方正,又有草書的流暢便捷,且不象草書放縱難認,又較楷書生動簡便,行筆不滯,如行雲流水,故名行書。是社會上廣泛使用的手寫書體。接近楷書的行書,稱行楷;接近草書的行書,稱行草。行書,行楷,行草是相對的概念,並無嚴格的劃分標準。
23.榜書:
又稱「榜署」,古稱「署書」,今又稱「擘窠(bo ke)書」。泛指書寫在匾額,宮殿門額上的大字。榜,即匾額。
24.擘窠書:
即」榜書「,大字的別稱。或雲擘,巨擘;窠,穴,即大指中之窠穴;因寫大字時,須把握大筆在大指中之窠,即虎口中,故大字名擘窠書。或雲因古人寫碑版或題額,為求勻整,先以橫直界線劃為方格,然後書寫於方格中,故稱擘窠書。
25.漆書:
指以漆書寫的文字。又指一種書體,如清代金農將字的點畫破圓為方,橫粗直細,似用漆帚刷成,故稱漆書。
26.飛白:
又稱「草篆」。是一種寫法特殊的字體。筆畫呈枯絲平行,轉折處顯露筆路。相傳為漢代蔡邕所創。北宋黃伯思稱:「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明代趙宦光謂:「白而不飛者似篆,飛而不白者似隸。」今人將書畫中乾枯筆觸的露白部分泛稱為「飛白」。
27.瘦金書:
又稱「瘦金體」。楷書之一種。宋徽宗趙佶所創。其特點是運筆挺勁犀利,筆道瘦細峭硬而有腴潤洒脫之勢。有謂此種書體出於古銅甬書,瘦硬通神,有如切玉,故稱瘦金書。
28.指書:
又稱「染指書」。用手蘸墨作書,故名。
29.台閣體:
明代官場使用的一種方正,光潔,烏黑,大小一律的呆板楷書。台閣,本指尚書,引申為官府的代稱。清代稱「館閣體」。後人譏稱刻板拘謹,毫無生氣的楷書為 「台閣體」或「館閣體」。
30.館閣體:
同「台閣體」。因清代館閣中的官僚擅長寫呆板,僵化的楷書,古稱館閣體。
31.經生書:
唐代佛經多以端正工穩的小楷手寫而成,抄寫佛經者被稱為「經生」,其字則稱為「經生書」。後人有以「經生書」譏字形呆滯的小楷。
32.六分半書:
清代鄭燮(板橋)作書以隸書筆法形體摻入行楷,又以蘭竹畫筆出之,自成一體,此書體介於隸楷之間,然隸多於楷。因有人稱隸書為「八分」,故鄭板橋自稱其書體為「六分半書」。
33.刻石:
指鐫刻在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畫。
34.碑:
刻石之一種形制。古代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秦時多稱刻石,立石,不稱碑,漢代始稱碑。以碑刻記事頌德始於秦而盛於漢。
35.碑額:
即碑頭。<<碑版廣例>>謂:「碑首或刻螭(chi,無角之龍),虎,龍。鶴以為飾,就刳(ku,挖)其中為圭首,或無它飾,直為圭首,方銳圓橢,不一其制。圭首有字稱為額,額書篆字稱為篆額,書隸字稱為題額。」
36.碑陰:
碑石的背面。古代碑刻,正面刻碑文,背面往往刻門生,故吏,出資建樹者的姓名,故稱碑陰。亦有正面,背面皆刻碑文者,如漢<<史晨碑>>前後碑,兩面碑文的鐫刻時間相距一年。
37.碑誌:
指鐫刻在碑石上的書法,文辭。為安葬設立的稱「墓碑」,又稱「墓表」, 「墓碣」。列於墓道前的稱「神道碑」,放置墓穴里的稱「墓誌」,或稱「墓志銘」,壙銘」。
38.碑版:
泛指碑誌之類。
39.勒石:
勒,刻。勒石是碑刻術語。指將法書鈎摹本背面加朱複印到石面上而後刀刻的工序。勒石,又稱「朱背」或「背朱」。
40.摩崖:
把文字直接書刻在山崖石壁上,稱「摩崖」。
41.書丹:
指用硃砂在碑石上書寫文字以便刻工鐫刻。後泛指書寫墓志銘為書丹。
42.臨摹:
仿照碑貼的筆畫寫字,稱「臨」;以薄紙覆在碑貼上依形複寫,稱「摹」,或稱 「影書」。臨摹是學習前人書法的基本方法。初學書者宜先摹後臨。臨摹,亦作偏義複詞用,指臨寫,而不是摹寫。
43.碑貼:
「碑」和「帖」的合稱。將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拓印下來作為學習的範本,稱為「碑貼」。帖,原指寫在帛上的文字,後泛指一切可供學習的字跡。未經刻石拓印的習字範本,只稱「帖」或「字帖」,不可稱「碑貼」。
44.碑學:
指研究考訂碑刻起源,體制及其變革等方面的學問,又稱「碑版學」;也指清代阮元,包世臣等提倡北碑而形成的學書崇尚碑刻之風氣。時有北派碑學,南派碑學之稱。
45.帖學:
指研究考訂法帖源流,評判版本優劣,鑑別字跡真偽等方面的學問;也指崇尚魏晉以下書風體系的學派,以別於碑學。
46.法帖:
也稱「帖」。指具有一定藝術價值可作臨習範本的書法作品,包括古代名家墨跡的複印本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經過拓印,印刷的書法作品。
47.拓本:
從碑刻或金屬器物上拓印下來的書跡或圖像。拓印方法是先將白紙蓋在碑刻或金屬器物銘刻的文字或圖像上,輕輕捶拍,使碑,器平面上凹陷的線條清楚地呈現在紙上,然後再用蘸着墨水或朱紅顏料的軟布團輕輕拍擊,則凹下部分(即字跡或圖像的線條) 呈白色,其餘部分為黑色或紅色,以使字跡如實地復現於紙上,這就叫「拓凡用薄紙以濃墨拓印的稱烏金拓;凡用朱紅顏色拓印的,稱朱拓。
48.響拓:
又稱「影書」。是複製法書的一種方法。先把薄紙覆在法書上,用筆鈎勒下法書字跡的字畫邊框,成為空心字 (此法稱「雙鈎」),然後將空心處填滿墨即成。鈎勒空心字時,往往因為法書紙色沉暗,原字筆畫看不清楚,須向光照明。故響拓又稱「向拓」。
49.題跋:
書寫在書籍,碑貼,書畫作品上的評論,考證等方面的文字。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題跋者,簡編之後語也。」「夫題者,締也,審締其義也。跋者,本也,因文而見本也。」據他考定,題,始於唐;跋,起於宋
50.枕腕:
以左手枕於右腕之下運筆書寫的方法。也有以竹,木製物或布包代替左手墊於右手腕下的。枕腕運筆多用於書寫小字。
51.懸腕:
寫字時執筆的手腕離開台面和紙面而懸起。這種方式,筆管活動的範圍較大,適於寫大字。
52.懸肘:
寫字時執筆的手,腕和肘均離開台面和紙面,又稱「懸臂」。由於腕,肘懸空,屈伸靈活,故筆管可以有更大的活動範圍,字就能寫得更大。
53.運腕:
寫字時,手腕懸空,腕部才能運動。運腕動作包括左右起倒和上下提按。左右起倒轉動可以控制字的大小和筆鋒運行的方向;上下提按可以控制筆畫的粗細和筆鋒的輕重等變化。
54.提按:
指寫字運筆中起落的動作。提,是筆向上拎;按,是筆向下頓。行筆有提按動作,才能保持筆鋒居中,字形抑揚頓挫。
55.行筆:
指寫字時毛筆在紙上起止轉換的整個運筆過程。筆毫在點畫中移動一起一落。落,就是將筆鋒按下去,起,就是將筆鋒提起來,一按一提,才按即提,才提即按,可使筆的中鋒在點畫中運行,以表現書法藝術的節律。
56.間架:
指字的結構形式。主要指字形的安排,點畫之間的搭配組合以及虛實佈置。又稱 「間架結構」。字的結構形式有多種,如何協調勻稱,巧妙生動地安排以符合審美要求,表現書家的風格和個性特點,這是書法藝術的重要內容之一。漢字結構除單體結構外,合體結構中又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包圍結構,重疊結構等形式。
57.結體:
指對字的間架結構的安排。各書家不同的結體特點,表現了各不相同的風格和個性特點。如結體端莊,結體嚴謹,結構疏朗,結構鬆散等。
58.佈局:
又稱「行款」。指一幅字的整體安排,有字與字的照應,行與行的聯繫,要做到胸有全局,意在筆先,先構思後落筆,這樣才能使全幅字成為有機的整體。
59.落款:
指字幅結尾處寫上的說明文字。落款內容一般為書寫時間和書者姓名,也有再寫上書寫目的或贈送對象的。
60.筆勢:
指每一種點畫各自順從着各具的特殊姿勢的寫法。因點畫在字的結體特點不同而有各不相同的筆勢。筆勢是在筆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與筆法不同。筆法是寫任何一種點畫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方法,而筆勢則因時代風氣和人的性情而有肥瘦,長短,曲直,方圓,平側,巧拙,和峻等各式各樣的不同。如智永雖傳鍾,王之筆法,但智永書法之體勢則與鍾,王不同,此即筆勢之異。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綴法第二十一>>云:「古人論書,以勢為先。中郎曰\'九勢\',衛恆曰\'書勢\',羲之曰\'筆勢\'。蓋書,形學也,有形則有勢。」
61.筆意:
指點畫形象,點畫關係的構思和書法作品的意趣,氣韻,風格等方面的表現。筆意是在筆勢互相聯繫,活動往來的基礎上顯現出來的。筆法,筆勢,筆意三者統一於一體之中,才能稱之為書法。筆法,筆勢,筆意稱為書法三要素。
62.導送:
執筆法的一種指法名稱。是南唐後主李煜於五字執筆法外所倡的技法。以小指導引無名指過右為「導」,以小指推送無名指過左為「送」,皆用以輔助筆的運動。後人執筆多採用五字執筆法(*,押,鈎,格,抵),導送之法很少沿用。
63.筆鋒:
指毛筆的尖部。
64.中鋒:
又稱「正鋒」。指行筆時將毛筆的主峰保持在點畫的中線。它是各種筆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筆在運行中,主峰在筆畫中間,這叫中鋒行筆。這樣寫出的線條才圓渾而有質感。
65.側鋒:
又稱「偏鋒」。指下筆時筆鋒稍偏側,落墨處即顯出偏側姿勢。起筆往往用側鋒,以側鋒取勢,勢成則轉為中鋒。這樣寫出的點畫顯得瀟洒秀麗。
66.折鋒:
指筆鋒在運行過程中轉換方向時,筆勢摺疊帶方,以形成點畫的方勁峻利之勢。
67.藏鋒:
又稱「裹鋒」,「隱鋒」。指書寫點畫時筆的鋒頭隱藏在點畫中間而不外露,使筆勢顯得含蓄內蘊。這種筆法通常是起筆呈反方向運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尤」。圓勢用筆,多用藏鋒。
68.逆鋒:
「藏鋒」講筆鋒處理,「逆鋒」講筆鋒運行方向,兩者關係極為密切。採用逆鋒行筆,筆鋒才能藏而不露。所謂逆鋒即以反方向行筆,「欲下先上,欲右先左」的運筆技法。如書寫橫畫是自左向右運行,但落筆時,筆鋒應落在稍離橫畫頂點的地方,先向左逆行,待筆鋒到達橫畫左邊頂點是,再折轉向右運行。又如豎畫是自上向下
69.行筆,
但筆鋒應落在稍離豎畫頂點的下方,先向上逆行,至頂點後再轉折向下行筆。用逆鋒作字,可具蒼勁老辣的意趣。
70.回鋒:
指行筆至點畫結束時再回收筆鋒的技法。如寫橫畫,至收筆處轉而向橫畫中心線回收筆鋒。回鋒筆法可使點畫顯得渾厚遒勁。
71.出鋒:
又稱「露鋒」。指點畫開頭或結尾處筆的尖鋒顯露於外。清馮班<<鈍吟書要>>稱:「出鋒者,末銳不收」。如起筆時不逆鋒,筆尖順點畫方向落紙然後順向而行,叫起筆出鋒;有些撇,捺,鈎的收筆處筆鋒順勢向終點送出並提鋒離紙,叫收筆出鋒。出鋒可以體現點畫間和字與字間的呼應,承接關係,能產生「精神外露,風采煥發有神」(清蔣和<<筆法精解>>) 的效果。
72.衄(nv)鋒:
指筆鋒既下行又往上,退而復進。與回鋒不同之處在於:回鋒用轉,衄鋒用逆。蔣驥說:「衄者,即老芾(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意「。
73.築鋒:
與「藏鋒」相似,亦指筆鋒藏在點畫中間而不顯露,但筆力大於藏鋒,行筆時似以鋒頭入紙而使點畫顯得蒼勁老辣,堅而不虛。故藏鋒之力多虛,築鋒之力較實。用築鋒於兩畫出入相接之處,可取得緊密的效果。築,搗的意思,如搗土使之堅實。
74.圓筆:
筆畫圓起圓收,轉彎處不露稜角的用筆稱圓筆。書寫時裹鋒起筆,回鋒收筆,轉折處用提轉。
75.方筆:
筆畫的起筆處稜角,收筆與轉折處成方形的用筆稱方筆。
76.渴筆:
筆鋒含墨較少,書寫時點畫間多有露白之處,所以也稱「枯筆」。枯筆使點畫有蒼勁之美。
77.懸針:
寫豎筆時,筆鋒沿豎畫的中心線下行,漸行漸提,形成豎畫上端稍粗下端稍細,形似針狀,故名懸針。懸針是出鋒,要寫得挺拔,有力,下端尖細而不飄浮,筆鋒雖出而力已送到,方見功力。
78.垂露:
寫豎畫時,筆鋒沿豎畫的中心線下行,至豎畫的下端稍頓駐,然後回鋒收筆,則豎畫下端呈圓形,形似露珠垂掛,故名垂露。垂露是回鋒,要寫得圓潤,渾厚,收筆處要燥濕濕度。
79.頓筆:
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筆的動作。其向下用筆的力度大於「駐筆」,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
80.顫筆:
又作「戰筆」。用筆時筆畫呈顫動狀。用筆顫摯波發有筆道遒勁之效。
81.筋書:
指點畫勁健遒麗,內含筋骨。東晉衛夫人<<筆陣圖>>謂:「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者謂之筋書。」書法講筋,骨,是說筆力遒勁健挺,如稱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為「顏筋柳骨」。
82. 一筆書:
指草書字間自始至終筆畫連綿相續,如一筆連續書成,故稱一筆書。相傳為漢代張芝首創。張芝的草書,其勢如一筆寫成,全篇氣通脈連,雖筆畫偶有不連,而其勢仍直貫到底。
83.內拽:
指意在收斂的筆勢。近人沈尹默認為:「大凡筆致緊斂,是內拽所成。」又說:「要用內拽法,先須凝神、靜氣,一心一意的注意到紙上的筆毫,在每一點畫的中心線上,不斷地起伏頓挫着往來行動,使毫攝墨,不令溢出畫外,務求骨氣十足,剛勁不撓。」(《書法論叢》
84.外拓:
指意在縱放的筆勢。沈尹默說:「外拓用筆,多半是在情馳神怡之際,興象萬端,奔赴筆下,翰墨淋漓,便成此趣,尤於行草為宜。」又說:「內拽是基礎,基礎立定,外拓方不至於流於狂怪。」
85.牽絲:
又稱「絲牽」,「遊絲」,「引牽」,「引帶」。指書寫點畫時,由於筆勢往來在先後筆畫之間留有纖細痕跡。點畫間有纖細如絲的痕跡,用筆則顯得挺健利落,可產生上下呼應,筆意貫通的藝術效果。
86.燕尾:
又稱「雁尾」。指橫畫捺畫出筆的挑腳,狀如燕尾,故名。隸書有「燕不雙飛」 之說,即指一字之中只宜用一次波挑,重複出現就會范筆畫雷同,字形拖沓的毛病。
87.散水:
俗稱「三點水」。此偏旁寫法因字體和書體不同各異。
88.布白:
指字的點畫間架安排和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空白佈置。字的點畫與空白有繁簡,長短之不同,結體也有大小,疏密,欹正之不同。書寫時均因字生勢,靈活多變。布白得當,可使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產生參差錯落,呼應協調的藝術效果。
89.折釵股:
釵是古代婦女頭上的金銀飾物,質堅而韌。這裏藉以比喻筆畫轉折圓潤有力。宋姜夔《續書譜·用筆》中稱:「折釵股欲其曲折圓而有力。」清朱履貞《書學
90.捷要謂:
「折釵股者,如釵股之折,謂轉角圓勁力均。」
91.屋漏痕:
原指破屋上雨水漏淌的痕跡,這裏比喻用筆技法彎曲頓挫有如漏水之痕,筆道凝重自然。如豎畫行筆不可直線而微微左右彎曲頓挫,有如屋漏之水緩緩濡曲下淌,形成有節奏性的緩降,故圓潤有力。「屋痕漏」相傳為唐顏真卿所言(唐陸羽《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宋姜夔《續書譜·用筆》云:「屋漏痕欲其橫直勻而藏鋒。」清朱履貞《書學捷要》則解為:「屋漏痕者,屋上天光透漏處,仰視則方圓斜正形象皎然,以喻點畫明凈,無連綿牽制之狀也。」
92.錐畫沙:
原指以錐畫沙,中道凹陷,兩側沙子勻整凸起,痕跡中正。這裏比喻用筆之法如以錐畫沙,書跡圓渾,形似中鋒,起止無跡,有「藏鋒」效果。
93.印印泥:
指印章印在封泥上,深入而有力,印出的字不走樣。宋黃庭堅《論書》云:「王氏 (王羲之)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蓋言鋒藏筆中,意在筆前耳。」
94.浮鵝:
即豎彎鈎,因鈎畫的形狀像浮游在水中的鵝,故又稱「浮鵝鈎」。
95.墨豬:
比喻字體筆畫豐肥、臃腫而缺乏筋骨,好似墨團。東晉衛夫人《筆陣圖》稱:「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筆畫過肥而無力,又稱「墨豬肉鴨」。
96.意在筆先:
又作「意在筆前」。即書寫前先要構思,胸有成竹,然後落筆。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云:「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歐陽詢《八訣》云:「寧神靜慮,端己正容,秉筆思生,臨池志逸。虛拳直腕,指實掌空,意在筆前,文向思後。」
97.指實掌虛:
又稱「指實掌空」。指執筆時的指掌關係。韓方明《授筆要說》稱:「夫書之妙在於執管,既以雙指苞管,亦當五指共執,其要實指虛掌。」指實,便於臂腕之力由毫端發出;掌虛,便於手腕的互相結合,才能很好地用筆書寫。
98.萬毫齊力:
形容作書時,筆毫一齊着力。書寫點畫時,筆鋒居於點畫的中心線,即中鋒用筆,其餘筆毫緊附於筆鋒而力着紙面。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論書·歷下筆談》云:「北朝人書,落筆峻而結體莊和,行墨澀而取勢排宕。萬毫齊力,故能峻;五指齊力,故能澀。」
99.筆斷意連:
點畫雖斷,而筆勢相連,能給人貫通、協調、完整的美感,即所謂「筆不到而意到」。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傳論》稱:「觀其點畫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100.逆入平出:
用筆方法之一。指起筆時筆鋒從筆畫相反的方向逆鋒着紙,接着轉鋒行筆,使筆毫平靜;順筆畫方向而出。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論書》云:「惟管定而鋒轉,則逆入平出,而畫之八面無非毫力所達,乃後積畫成字,聚字成篇。」
101.藏頭護尾:
書寫點畫的重要筆法。指點畫兩頭藏鋒,不露痕跡。藏頭,指筆尖逆入紙面,藏鋒而行;護尾,指全力收毫,回收鋒尖。如此行筆,則筆力盡入字中。漢蔡邕《筆論·九勢》云:「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又云:「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護尾,點畫勢盡力收之。」
102.鐵畫銀鈎:
形容點畫剛勁遒媚。唐歐陽詢《用筆論》云:「剛則鐵畫,媚若銀鈎…」銀鈎蠆(chai4)尾: 比喻鈎畫的一種用筆技法。銀鈎,指丁、亭、寧等字的鈎畫;蠆尾,指乙、也等字的末筆。書寫這類筆畫,先應駐鋒蓄力而後挑出,可獲筆短意長、凝注有力的效果。
103.綿里裹針:
又稱「綿里藏針」、「綿里裹鐵」。比喻字體筆畫肉豐見骨,外柔內剛。宋蘇東坡嘗自謂:「余書如綿里裹鐵。」明謝縉稱:「東坡豐腴悅澤,綿里藏針。」
104.擔夫爭道:
原謂狹窄道上,擔夫相遇,爭道而行,雖各不相讓,但能閃避得法,順利而過。比喻書法上結構布白,偏旁組合,承上起下,流暢奇致,進退參差,張弛迎讓,協調有神。 《新唐書·張旭傳》云:「旭自言,始見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意,觀倡公孫舞\'利器\',得其神。」
105.計白當黑:
白,指字裏行間的空白;黑,指書寫的筆畫。比喻書法上字的結構和通篇的佈局要疏密相宜,虛實相協,切忌平板呆滯。黑白措置得宜,點畫結構疏密有致,才能產生良好的藝術情趣。清鄧石如稱:「字畫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當黑,奇趣乃出。」
106.蠶頭燕尾:
蠶頭,指橫畫用裹鋒起筆,狀如蠶頭;燕尾,指捺畫收筆出鋒處分叉,狀如燕尾。又作「蠶頭馬尾」。
107蠶頭雁尾:
比喻隸書的橫畫起筆和橫波收筆。長畫起筆時,回鋒隆起,形如蠶頭;橫波收筆時,頓筆斜起,形如雁尾。
108.一波三折:
一筆之中有三折筆勢,語出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宋翼……潛心攻跡,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指寫捺筆的筆法,起筆束緊,頸部提起,捺處鋪開,呈波折狀,猶如水流自高處而下,穿澗而行,故以「一波三折」作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