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30, 2019
正確埶筆圖
筆字以手指執筆管的方法。執筆,是進行寫字活動的基本手段。大致有如下幾點:如雙苞(即*雙鈎)、單苞(即*單鈎)、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傳自鍾繇、王羲之、虞世南,陸彥遠等綜合而成的「五字執筆法」(即擫、壓、鈎、格、抵)。經歷代書法家長期書寫的實踐,咸認為是符合生理機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確方法。
筆鋒 指毛筆的尖部。
中鋒 又稱「正鋒」。指行筆時將毛筆的主峰保持在點畫的中線。它是各種筆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筆在運行中,主峰在筆畫中間,這叫中鋒行筆。這樣寫出的線條才圓渾而有質感。
側鋒 又稱「偏鋒」。指下筆時筆鋒稍偏側,落墨處即顯出偏側姿勢。起筆往往用側鋒,以側鋒取勢,勢成則轉為中鋒。這樣寫出的點畫顯得瀟洒秀麗。
折鋒 指筆鋒在運行過程中轉換方向時,筆勢摺疊帶方,以形成點畫的方勁峻利之勢。
藏鋒 又稱「裹鋒」,「隱鋒」。指書寫點畫時筆的鋒頭隱藏在點畫中間而不外露,使筆勢顯得含蓄內蘊。這種筆法通常是起筆呈反方向運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尤」。圓勢用筆,多用藏鋒。
逆鋒 「藏鋒」講筆鋒處理,「逆鋒」講筆鋒運行方向,兩者關係極為密切。採用逆鋒行筆,筆鋒才能藏而不露。所謂逆鋒即以反方向行筆,「欲下先上,欲右先左」的運筆技法。如書寫橫畫是自左向右運行,但落筆時,筆鋒應落在稍離橫畫頂點的地方,先向左逆行,待筆鋒到達橫畫左邊頂點是,再折轉向右運行。又如豎畫是自上向下行筆,但筆鋒應落在稍離豎畫頂點的下方,先向上逆行,至頂點後再轉折向下行筆。用逆鋒作字,可具蒼勁老辣的意趣。
回鋒 指行筆至點畫結束時再回收筆鋒的技法。如寫橫畫,至收筆處轉而向橫畫中心線回收筆鋒。回鋒筆法可使點畫顯得渾厚遒勁。
出鋒 又稱「露鋒」。指點畫開頭或結尾處筆的尖鋒顯露於外。清馮班<<鈍吟書要>>稱:「出鋒者,末銳不收」。如起筆時不逆鋒,筆尖順點畫方向落紙然後順向而行,叫起筆出鋒;有些撇,捺,鈎的收筆處筆鋒順勢向終點送出並提鋒離紙,叫收筆出鋒。出鋒可以體現點畫間和字與字間的呼應,承接關係,能產生「精神外露,風采煥發有神」(清蔣和<<筆法精解>>) 的效果。
衄鋒 指筆鋒既下行又往上,退而復進。與回鋒不同之處在於:回鋒用轉,衄鋒用逆。蔣驥說:「衄者,即老芾(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意」。
築鋒 與「藏鋒」相似,亦指筆鋒藏在點畫中間而不顯露,但筆力大於藏鋒,行筆時似以鋒頭入紙而使點畫顯得蒼勁老辣,堅而不虛。故藏鋒之力多虛,築鋒之力較實。用築鋒於兩畫出入相接之處,可取得緊密的效果。築,搗的意思,如搗土使之堅實。
裹鋒 用筆的一種技法。起筆呈反方向運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右」。以後凡是取圓勢用筆,筆鋒內斂於點畫中間的稱「裹鋒」。
如《曹全碑》、《石門銘》等多用之。
逆鋒 運筆的一種技法。為了藏鋒鋪亳,用逆入的方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以反方向行筆的稱「逆鋒」。用逆鋒作字,往往具有蒼勁老辣的意趣。清代劉熙載稱:「要筆鋒無處不到,須是用逆字訣。勒則鋒右管左,努則鋒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機括如此,著相便非。」
蹲鋒 蹲,有停留的意思。與「蹲」本為一字。在書法中,蹲鋒、蹲鋒卻為兩法。大致蹲鋒指筆緩行中的蹲勢,蹲鋒則是欲趯先蹲,退而復進。唐代張懷瓘《玉堂禁經》稱:「蹲鋒,緩亳蹲節,輕重有準是也」;「蹲鋒,駐筆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蹲之。」
圓筆 筆畫圓起圓收,轉彎處不露稜角的用筆稱圓筆。書寫時裹鋒起筆,回鋒收筆,轉折處用提轉。
方筆 筆畫的起筆處稜角,收筆與轉折處成方形的用筆稱方筆。
渴筆 筆鋒含墨較少,書寫時點畫間多有露白之處,所以也稱「枯筆」。枯筆使點畫有蒼勁之美。
懸針 寫豎筆時,筆鋒沿豎畫的中心線下行,漸行漸提,形成豎畫上端稍粗下端稍細,形似針狀,故名懸針。懸針是出鋒,要寫得挺拔,有力,下端尖細而不飄浮,筆鋒雖出而力已送到,方見功力。
垂露 寫豎畫時,筆鋒沿豎畫的中心線下行,至豎畫的下端稍頓駐,然後回鋒收筆,則豎畫下端呈圓形,形似露珠垂掛,故名垂露。垂露是回鋒,要寫得圓潤,渾厚,收筆處要燥濕濕度。
頓筆 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筆的動作。其向下用筆的力度大於「駐筆」,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
顫筆 又作「戰筆」。用筆時筆畫呈顫動狀。用筆顫摯波發有筆道遒勁之效。
筋書 指點畫勁健遒麗,內含筋骨。東晉衛夫人<<筆陣圖>>謂:「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者謂之筋書。」書法講筋,骨,是說筆力遒勁健挺,如稱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為「顏筋柳骨」。
一筆書 指草書字間自始至終筆畫連綿相續,如一筆連續書成,故稱一筆書。相傳為漢代張芝首創。張芝的草書,其勢如一筆寫成,全篇氣通脈連,雖筆畫偶有不連,而其勢仍直貫到底。
內拽 指意在收斂的筆勢。近人沈尹默認為:「大凡筆致緊斂,是內拽所成。」又說:「要用內拽法,先須凝神、靜氣,一心一意的注意到紙上的筆毫,在每一點畫的中心線上,不斷地起伏頓挫着往來行動,使毫攝墨,不令溢出畫外,務求骨氣十足,剛勁不撓。」
外拓 指意在縱放的筆勢。沈尹默說:「外拓用筆,多半是在情馳神怡之際,興象萬端,奔赴筆下,翰墨淋漓,便成此趣,尤於行草為宜。」又說:「內拽是基礎,基礎立定,外拓方不至於流於狂怪。」
牽絲 又稱「絲牽」,「遊絲」,「引牽」,「引帶」。指書寫點畫時,由於筆勢往來在先後筆畫之間留有纖細痕跡。點畫間有纖細如絲的痕跡,用筆則顯得挺健利落,可產生上下呼應,筆意貫通的藝術效果。燕尾 又稱「雁尾」。指橫畫捺畫出筆的挑腳,狀如燕尾,故名。隸書有「燕不雙飛」 之說,即指一字之中只宜用一次波挑,重複出現就會范筆畫雷同,字形拖沓的毛病。
散水 俗稱「三點水」。此偏旁寫法因字體和書體不同各異。
布白 指字的點畫間架安排和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空白佈置。字的點畫與空白有繁簡,長短之不同,結體也有大小,疏密,欹正之不同。書寫時均因字生勢,靈活多變。布白得當,可使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產生參差錯落,呼應協調的藝術效果。
折釵股 釵是古代婦女頭上的金銀飾物,質堅而韌。這裏藉以比喻筆畫轉折圓潤有力。宋姜夔《續書譜·用筆》中稱:「折釵股欲其曲折圓而有力。」清朱履貞《書學捷要謂:「折釵股者,如釵股之折,謂轉角圓勁力均。」
屋漏痕 原指破屋上雨水漏淌的痕跡,這裏比喻用筆技法彎曲頓挫有如漏水之痕,筆道凝重自然。如豎畫行筆不可直線而微微左右彎曲頓挫,有如屋漏之水緩緩濡曲下淌,形成有節奏性的緩降,故圓潤有力。「屋痕漏」相傳為唐顏真卿所言(唐陸羽《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宋姜夔《續書譜·用筆》云:「屋漏痕欲其橫直勻而藏鋒。」清朱履貞《書學捷要》則解為:「屋漏痕者,屋上天光透漏處,仰視則方圓斜正形象皎然,以喻點畫明凈,無連綿牽制之狀也。」
錐畫沙 原指以錐畫沙,中道凹陷,兩側沙子勻整凸起,痕跡中正。這裏比喻用筆之法如以錐畫沙,書跡圓渾,形似中鋒,起止無跡,有「藏鋒」效果。
印印泥 指印章印在封泥上,深入而有力,印出的字不走樣。宋黃庭堅《論書》云:「王氏 (王羲之)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蓋言鋒藏筆中,意在筆前耳。」錐畫沙,印印泥又合稱「畫沙印泥」。
浮鵝 即豎彎鈎,因鈎畫的形狀像浮游在水中的鵝,故又稱「浮鵝鈎」。
墨豬 比喻字體筆畫豐肥、臃腫而缺乏筋骨,好似墨團。東晉衛夫人《筆陣圖》稱:「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筆畫過肥而無力,又稱「墨豬肉鴨」。
撥鐙法 運筆的一種技法。鐙一作燈,故亦有譬喻執筆運指如挑拔燈芯的。主要有二說。一、《書苑菁華》引晚唐林韞《撥鐙序》語:「鐙,馬鐙也,蓋以筆管着中指、名指尖,令圓活易轉動;筆管直,則虎口間空圓如馬鐙也。足踏馬鐙淺,則易轉運。手執筆管亦欲其淺,則易於撥動矣。推、拖、撚、拽,訣盡於此。」二、《桃源手聽》引北宋錢若水語:「古之善書鮮有得筆法者,唐陸希聲得之凡五字,擫、壓、鈎、格、抵,用筆雙鈎,則點畫遒勁而盡妙矣,謂之撥鐙法。」但《唐詩紀事》及《宣和書譜》所記陸希聲五字執筆法並無「撥鐙法」字樣。案林韞的運指四字訣和陸希聲的執筆五字法系兩種不同含義的方法。不少學者對執筆法多主陸說。
雙鈎 ①複製法書的技法。法書上石,沿其筆面的兩側外沿以細線鈎出,稱為「雙鈎」,南宋姜夔《續書譜》稱:「雙鈎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內,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體。」陸遊有「妙墨雙鈎帖」詩句。 ②一種書寫「空心字」的技法。據載:宋代蒲元,嘗以雙鈎字寫河上公注《道德經》,筆墨精細,若遊絲縈繞,孤煙裊風,連綿不斷,或一筆而為數字,分佈勻穩,風味有餘。③執筆法的指法名稱,與「單鈎」相對。北宋黃庭堅論書:「凡學字時,先當雙鈎,用兩指相疊,蹙筆壓無名指。高提筆,令腕隨已意左右。」今以食指與中指上節、中節之間相疊,鈎住筆管,稱為「雙鈎」。
單鈎執筆法指法名稱.以食指鈎筆管與拇指形成鉗制狀,余指皆墊於筆管後方。因只以一食指主鈎,故稱「單鈎」。與「雙鈎」相對。唐代韓方明稱:「若篆書,則可多用單鈎,取其圓直有準。」元代吾丘衍《學古編》亦稱:「寫篆把筆,只須單鈎,即伸中指在下夾襯,方圓平直,無不可意。」清代朱履貞《書學捷要》稱:「單鈎者食指、中指參差不齊,食指鈎向大指,中指鈎向名指,此是單鈎,」世傳北宋蘇軾作書用此法,微偃其筆。
枕腕 寫字時把左手掌背平墊於右手腕下,稱為「枕腕」。多用於書寫小字,也有使用臂擱(多以竹、木製)等物代替左手墊於腕下的。
懸腕 執筆法中的一種。手腕靈活與否對運筆至關重要,肘部不靠桌面,腕憑空懸起,稱為「懸腕」。寫字僅僅堤腕還不能上下縱橫自如地運筆。懸腕能使肩部鬆開,全身之力由於無所罣礙,才得集注毫端,點畫方能勁健。
回腕法 執筆法中的一種。腕掌彎回,手指相對胸前,故稱。清代何紹基寫字即採用此法,執筆時腕肘高懸,能提能按,然不能左右起倒,有違常人的生理機能,故一般多不採用。
腕平掌豎 論述執筆時的腕掌關係。由「指實掌虛」引申而來。近人沈尹默稱:「掌不但要虛,還得豎起來。掌能豎起,腕才能平;腕平,肘才能自然而然地懸起,肘腕並起,腕才能夠靈活運用。」「豎掌」之說,乃書法界中對執筆法的一種論點。有人認為「豎掌」作書,書壁則可,俯桌書寫,易影響運筆的靈活。
鳳眼 執筆法的指法名稱,握管時,大拇指節骨挺直,里側呈微凸伏,與內彎的食指構成狹長形的縫隙,因美其名為「鳳眼」。大指骨外凸,虎口空圓者稱「龍眼」,是另一種執筆法。
執使 執筆和用筆的通稱,唐代孫過庭《書譜》載:「今撰執使轉用之由,執謂淺深長短之類;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明代張紳稱,「執謂執筆,使謂運用。」參見「運筆」。
運筆 指字的點畫書寫之過程。南宋姜夔《續書譜》稱:「大抵執之欲緊,運上欲活,不可以指運筆。當以腕運筆。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主執。」
提腕 執筆法中的一種。指手腕不靠桌而提起者。其法以肘著案而虛提手腕,多用以寫中等大小的字。由於腕雖提而肘部著案,不能盡全身之力,故為大多數書家所不取。
肘腕法 書寫時使用肘、腕的方法。北宋周越《古今法令苑》稱:肘著案而虛提腕者為提腕,懸在空中者為懸腕。元代陳繹曾稱:「枕腕以書小字,提腕以書中字,懸腕以書大字。」鄭杓稱:「寸以內,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前人論述肘腕之法不僅強調握筆的右腕,也注重於按紙的左腕,如清代姚配中稱:「用左手稱翼如之勢。」翁方鋼稱:「今人但知作中須用腕力,而不知右腕之力,須從左腕出。」近人康有為認為:「右腕挺開,則鋒正對準,腕懸則肩背力出。左腕挺開貼案,則氣停勻,右腕益虛活。」
按提 寫字運筆中起落的功作。按,是筆往下頓;提,是筆向上拎,行筆有按提動作,就能保持筆鋒居中。清代蔣和稱:「頓後必須提,蹲與駐後亦須提。提者將筆提起,減於須之分數及蹲與駐之分數也。」蔣衡謂:「凡轉肩鈎勒,須提起頓下,然提頓二字相連,捷於影響,少遲,則犯落肩脫節之病。」劉熙載《藝概.書概》稱:「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辨按尤當於起筆處,辨提尤當於止筆處。」「書家於提按兩字,有相合而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飛提,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參見「行筆。」
運腕 用筆的一種技法。由於毛筆性能柔軟,因此書寫漢字,除要有正確的執筆法,還需要有正確的運腕法。北宋黃庭堅稱謂「腕隨己意左右」,手腕上下提按和左右調正筆鋒,「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寫出的筆道,才堅勁圓渾,富有質感。
□啄 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永字八法」稱短撇為「啄」。啄筆的書寫宜迅疾。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謂:「啄須卧筆疾罨。」
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載:「啄,點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鳥喙之啄物。」清代包世臣亦稱:啄「如鳥之啄物,銳而且速,亦言其畫行以漸,而削如鳥啄也」。
磔 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永字八法」稱捺筆為「磔」。古代祭祀時裂牲稱為磔,捺法用磔,意思是筆亳盡力鋪散而急發。又,斜捺叫磔,卧捺稱波。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稱:「磔須戰筆外發,得意徐乃出之。」「貴三折而遺亳。」寫時虛勢向左逆鋒落筆,着紙折鋒翻筆,有控制地盡力鋪亳下行。
戈法 永字八法以外的又一筆法。相傳:「(唐)太宗工隸(楷書),以(虞)世南為師,常患難於戈法,一日書『戩』字,乃空其落,(虞)世南取筆填之,以示魏徵,徵稱:仰觀目聖作,惟戩字戈法頗逼真,上深嘆魏為藻識。」戈畫較長,寫時如不從容行筆,必然頭尾重,中間輕薄。漢隸戈法*落筆顧右,楷從隸出,以免僵直。唐太宗李世民稱:「為戈必潤,貴遲疑而右顧。」
聚墨痕 中鋒運筆,因筆鋒常在點畫中間行迸,筆畫的****線着墨最力,凝聚成一道濃重的墨線痕跡,故名。南宋除陳槱《負暄野錄》稱:「常見(李陽冰)真跡,其字畫起止處,皆微露鋒鍔。映日觀之,中心一縷之墨倍濃,蓋其用筆有力,且直下不欹,故鋒常在畫中。」
明代董其昌《畫禪寶隨筆》評蘇軾《赤壁賦》墨跡稱:「坡公書多偃筆,亦是一病,此《赤壁賦》庶幾所謂欲透紙背者,乃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傳耳。」
金錯刀 ①對書法用筆顫掣波發筆道的美稱。《談薈》載:「南唐李後主(煜)善書,作顫筆摎曲之伏,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宣和書譜》謂:「後主又用金錯刀法作面,亦清爽不凡,另為一格法。後主金錯刀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②字體名。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載有金錯刀書一體。具體形式與風貌今已不可稽查。
筋書 勁鍵遒麗的點畫謂之「筋書」。東晉衛夫人《筆陣圖》稱:「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力豐筋者聖。書法言筋、骨,均寓褒獎之義,如歷來稱顏真卿、柳公權書為「顏筋柳骨。」
逆入平出 筆畫起落筆和出鋒收筆的一種用筆技法。逆入,指起筆時,筆鋒要朝書寫筆畫的反方向入紙,隨即轉鋒行筆,以達到「藏鋒」於點畫之中,均勻地萬毫齊力,平鋪紙上形成中鋒運筆的勢態。平出,指筆畫至末不收,勢盡出鋒,回腕空收。
疾澀 用以對筆勢的評述。筆勢由用筆的速度快慢、力度強弱、筆鋒順逆諸因素產生。疾筆求其勁挺流暢,澀筆求其凝注渾重。東漢蔡邕《九勢》稱:「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之內。」「澀勢,在於緊駃戰行之法。」然精於疾澀筆勢者往往寓澀於疾。東晉王羲之《記白雲先生書訣》稱:「勢疾則澀。」清代劉熙載《藝概·書概》稱:「古人用筆,不外『疾』、『澀』二字。澀非遲也,疾非速也。以遲速為疾澀,而能疾澀者無之。」
頓蹲 停筆重按稱「頓」,輕按稱「蹲」。《雪庵運筆八法》稱其為「疊」。清代蔣和解釋「筆重按下」為「頓」,「用筆如頓,特不重按」為「蹲」。
骨法 亦稱「骨力」。書法術語。指書寫點畫中蘊蓄的筆力。是構成點畫與形體的支柱,也是表現神情的依憑。清代劉熙載《藝概•書概》:「字有果敢之力,骨也。」唐太宗李世民嘗謂:吾臨古人書,殊不學其形勢,惟求其骨力。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中首先提出,畫有六法,其二為「骨法用筆」。論者認為:骨法用筆,能把筆擒得定,縱得出,遒得緊,拓得開,提按起倒,挺拔矯健,渾身都是解數才行,乃從長期懸肘中鍛煉得來。
肉法 比喻書寫時筆墨濃淡、肥瘦、粗細的一種技法。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肉法」一則中稱:「字之肉,筆毫是也。疏處捺滿,密處提飛,捺滿即肥,提飛即瘦。肥者毫端分數足也;瘦者,毫端分數省也。」筆道由筆醮水墨寫成,故在運用時,又稱:「初學提活、蹲輕則肉圓;老成提緊,蹲重則肉**。」「水太漬則肉散,太燥則肉枯。干研墨則濕點筆;濕研墨則干點筆。墨太濃則肉滯,太淡則肉薄;粗則多累,積則不勻。」
背拋法 亦稱「外略法」。書法術語。指「乙」字趯筆書寫的技法。寫趯筆貴於寬圓,如背手拋物,故名。宋人《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稱:「蹲鋒緊掠徐擲之,速則失勢,遲則緩怯。」
八病 泛指書寫點畫經常出現的弊病,俗稱敗筆。八病都是以接近這類點畫的實物形態定目,如:牛頭、鼠尾、蜂腰、鶴膝、竹節、稜角、折木、柴擔等。
布白 指安排字的點畫間架和佈置字、行之間空白關係的方法。字的點畫與空白均有繁簡、短長,結體也有大小、疏密、欹正。書寫時必須因字生勢,靈活多變。布白得當,即能使字和字之間產生錯落參差而又呼應協調的藝術效果。又,對整幅作品行與行之間的安排也稱「布白」。
書法術語。指書法結構點畫偏旁之間的聯繫。俯要下應,仰要上呼,使文字組合的偏旁,或字與字之間,書寫時有映帶顧盼之姿,顯得氣貫意連,生動有致。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北碑畫勢甚長,雖短如黍米,細如纖毫,而出入收放,俯仰向背,避就朝揖之法備具。」
行氣 指書法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呼應映帶關係。一般要求筆斷意連,聯綴成行,積行成篇,在文字的上下、左右、首尾的書寫中,既有變化,又能和諧,如清代宋曹《書法約言》稱:「勿往復收,乍斷復連,承上生下,戀子顧母。」行氣在行草書中的關係尤為重要。
擔夫爭道 書法典故。意謂略甚狹窄,而又勢在必爭,妙在主次揖讓之間,能違而不犯。典出唐代李肇《國史補》,謂張旭自言嘗見公主與擔夫在羊腸小道上爭道,各不相讓,但又閃避行進得法,從而領悟到書法上的結構布白,偏旁組合,應進退參差有致,張弛迎讓有情。
計白當黑 字的結構和通篇的佈局務需有疏密虛實,才能破平板、劃一,有起伏、對比,既矛盾、又和諧,從而獲得良好的藝術情趣。清代鄧石如稱:「字畫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凡作書,既要注意黑的部分——字形筆畫的密(實)處,也要注意到字畫間及行間之白的疏(虛)處。黑處要精心結撰,而白處——字裏行間的佈置也須措置得宜,使疏密有致,兩者相映生輝。
用墨 墨色有焦枯濃淡乾濕之分,作書使毫行筆燥潤相間的技法稱為「用墨」。《續書譜》稱:「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竹草則燥潤相雜,潤以取妍,燥以取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元代趙孟畛疲骸骯湃俗髯鄭嗖揮門ㄔ蚴П室狻!泵鞔罹翟蛉銜骸棒酥椋⒒鄭我玻慷掄婕Dㄈ縉幔起楮素之上,山谷亦謂其用墨太豐,而風韻有餘,然則松雪所云,特楷書耳,行書則不然。」明代董其昌對用墨獨多心得,曾稱:「凡強紙用墨,使墨有餘,濃墨用筆,使筆勿竭。飲墨如貪,吐墨如吝,不貪則不贍,不吝則不清。」又稱:「磨墨須奢,用墨須儉,漬墨須塗,用墨須淺。」其作書濃淡互用頗得用墨之秘,清代王澍評董曰:「始以畫法用墨,初覺氣韻鮮妍,久便黯黮無光,然其着意書究未有不濃用墨者,觀者未之察耳。」用墨作風,往往因人而異,如劉墉喜用濃墨,王文治專尚淡墨,故時有「濃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說。近人吳昌碩則善用焦墨,另具一格。
血法 比喻書法用墨用水的技法。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在「血法」一則中稱:「字生於墨,墨生於水,水者,字之血也」,故稱。認為水墨的運用:「筆尖受水,一點已枯矣。水墨皆藏於副毫之內,蹲之則水下,駐之則水聚,提之則水皆入紙矣。捺以勻之,搶以殺之、補之;衄以圓之。過貴乎疾,如飛鳥驚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滯,仍不得重改。」
合作 唐代孫過庭《書譜》稱:「一時而書,有乖有合,合則流媚,乖則雕疏。」舊時行家們習慣於將書寫得理想和精彩的作品稱為「合作」。如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引張懷瓘、二王等書錄:「(王)獻之嘗與簡文帝十紙,題最後云:『下官此書甚合作,願卿存之。』」
集字 指將前代某一書家的字跡搜羅並集成的書法作品。《徐氏法書記》所載「梁大同中,武帝敕周興嗣撰《千字文》使殷鐵石模次羲之之跡,以賜八王」,便是最早的集字。唐初懷仁集王羲之行書成《聖教序》,是最早的集字碑刻。近人康有為稱:「古今集右軍(王羲之)書,凡十八家。」可見此風之盛。2指臨習古人書法,食古不化,亦步亦趨。清代劉熙載《藝概•書概》稱:「元章(米芾)書大段出於河南,而復善摹各體,當其刻意宗古,一時有集字之譏。迨既自成家,則惟變所適,不得以轍跡求之矣。」
生熟 ①指學習書法的熟練程度。初學者生,久習則熟。北宋歐陽修稱:「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全。」②指法書的神採氣質。一般認為太熟則媚俗,熟而能生則高雅。清代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稱:「董思翁(其昌)云:『作字須求熟中生』此語度盡金針矣。山谷(黃庭堅)生中熟,東坡(蘇軾)熟中生,君謨(蔡襄)、元章(米芾)亦尚有生趣。趙松雪(孟睿┮晃洞渴歟斐傷着傘!
習氣 對書法情調的品評語。泛指用筆、結體等方面流於熟濫的情調。寓有貶義。清代王澍論趙孟釷椋骸白影禾觳某薟患八嗡募遙し蛭ぃ硭瓿擅螅蚰鴨蚨裕幻飧』跤邢捌!
碑誌 指鐫刻於石碑上的書法、文辭。為安葬設立的稱「墓碑」,也稱「墓表」、「墓碣」;列於墓道前者稱「神道碑」,入墓穴者稱「墓誌」,或稱「墓志銘」、「壙銘」。
楹聯 亦稱「楹帖」、「對子」、「對聯」。書法藝術的一種幅式。由上、下聯組合,是懸掛或粘貼在壁、柱上的聯語。如新春時節張貼於門上的「春聯」。字的多寡無定規,一般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特多的長聯,叫「龍門對」。相傳由五代後蜀少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見《蜀檮杌》)演化而來。楹聯發生干明末而盛行於清代。是十分普遍的文學和書法相融合的藝術形式。記述楹聯的專書有清代梁章鉅所撰的《楹聯叢話》等。
烏絲欄 指在紙或絹素上畫或織成的黑色界格。亦泛指有這種黑色界線的書法用紙。唐界墨濃而細,宋界墨淡而理粗。北宋黃庭堅服膺五代楊凝式書法,有詩曰:「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前人也有把其解釋成書法用筆的,《書法三昧》稱:「烏絲欄者,鋒正則兩旁如界。」
題跋 書寫於書籍、碑帖、書畫作品的品評、追述故事、考證版本及淵源等方面的文字。書寫於作品前面的文字一般稱「題」,後面的稱「跋」。清代段王裁《說文解字注》稱:「題者,標其前;跋者,系其後。」朱駿聲稱:「題者,領也,猶*也;跋者,足也,猶茇也」今多將跋尾稱為「稱為「題跋」。
108個書法名詞解釋!
108個書法名詞解釋!
1.書法:
中國的傳統藝術之一。通常以毛筆為書寫工具,講究執筆,運筆,用墨,點畫,結構,分佈(行次,章法),風格,韻味等。筆法,筆勢,筆意是書法藝術的三大要素。書法家運用書寫的技法,以獨特的形式表現內心的感情,創造美的意境。中國的書法藝術,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日本稱書法為「書道」。
2.法書:
指有規則,有法度,具有較高藝術水平因而可作學習範本的書法作品。通常稱他人書作為「法書」時,則含有尊重之意。
3.翰墨:
與「筆墨」同義。翰,原指羽毛,借指毛筆,文字。翰墨,即筆和墨,借指文章,書,畫等。
4.真跡:
由名家親自書寫或繪成的書畫作品。
5.甲骨文:
殷商時代刻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最早發現於河南安陽小屯村殷王朝都城遺址,故又稱「殷墟文「。因使用刀刻,而稱」契文「;因刻於龜甲或獸甲之上,而稱」龜甲文「;因文字為記載占卜,祭祀之類活動,而稱」卜辭「。是可辨識的最古的漢字。
6.金文:
殷商至漢代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因銅在古代稱金,故程「金文」。古代銅器一般分禮器和樂器兩類,禮器作祭祀用,以鼎為代表;樂器作演奏用,以鍾為代表。古代以鍾,鼎代表所有銅器,故金文又稱「鐘鼎文」。
7.石鼓文:
指唐初在今陝西寶雞三原發現的十塊鼓形石頭上所刻的文字。石鼓,為鼓形的石頭,非石頭製作的鼓。據近人考證,石鼓為公元前八世紀秦人所制,文字為秦人所刻。十塊石鼓每塊上刻一首四言詩,記載秦國國君狩獵情況,故又稱「獵 」。石鼓文是已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刻石文字。
8.籀文:
又稱「籀(zhou)書」,「大篆」。是介於甲骨文於小篆之間的一種字體。相傳周宣王太使籀作大篆,故取籀為名。石鼓文為籀文的代表作品,故石鼓文又稱為「籀文」。
9.大篆:
廣義指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戰國時期通用的六國文字。狹義專指籀文。
10.小篆:
又稱「秦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通用的字體。相傳是李斯在大篆基礎上加以整理,簡化而創製的。小篆的特點是形體偏長,線條園勻齊整。今存的<<泰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秦始皇詔版>>等皆為小篆代表作。
11.玉箸篆:
篆書的一種,僅指小篆而言,其特點是筆道圓潤溫厚,形如玉箸。此種篆書始於秦代。後亦有一「玉箸」形容書家用筆圓渾遒勁者。
12.鐵線篆:
小篆的一種。因用筆圓活,細硬如鐵,筆道如線而得名。如唐代李陽冰的篆書,書法史上即稱之為「鐵線篆」。
13.隸書:
又稱「佐書」,左書「,」史書「。隸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書體。其特點是將篆書的圓轉變為方折,形體取橫勢。隸書開始形成於戰國晚期,漢魏時成為通用字體。隸書為漢字的書寫簡便化開闢了通途,它的出現為楷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是漢字書法史上的一大轉折。
14.鳥蟲書:
又稱」蟲書「,」鳥蟲篆「。篆書的一種花體。其特點是字的筆畫寫成類似動物的形狀,字形猶如圖畫。這種書體多用於旗幟和符信上,能起裝飾作用。漢代印章亦有用鳥蟲書的。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新莽六書稱:」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段玉裁註:」書幡,謂書旗幟;書信,謂書符節。「
15.科斗文:
又稱」科斗書「,」科斗篆「。手寫篆字,以筆蘸墨或漆書寫,起筆處較粗,收筆處較細,因而點畫之狀好似頭粗尾細的蝌蚪,故稱為科斗書,又寫作」蝌蚪書「。元代吾丘衍<<學古編>>稱:」上古無筆墨,以竹梃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成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
16.八分:
即八分書,也稱為分書。八分之義,歷來解釋不一。一般認為它似漢隸的波磔,左右筆畫向兩邊分開,如同」八「字的兩筆向兩邊分開一樣,故稱」八分「。亦有學者認為這種字體而分似隸,八分似篆,故稱」八分「。近人以為八分非定名,漢隸為小篆的八分,小篆為大篆的八分,今隸為漢隸的八分。
17.今隸:
正書(楷書)的古稱。正書有漢隸演變而成,唐代仍將正書沿稱為」隸書「,為區別於漢魏是的隸書,則將正書稱為今隸。漢魏是的隸書又稱」古隸「。
18.草隸:
草書的別稱。漢代的木簡上寫得比較流動,草率的隸書書體亦稱為草隸。
19.草書:
為書寫便捷而在隸書基礎上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漢初在草隸基礎上形成 「章草」,章草保留了隸書的波挑體勢,筆畫相互勾連,而字間不連,是草隸的規範化。漢末,相傳張芝脫出章草的規範,去波挑體勢,使上下字間牽連相通,筆畫連綿迴繞,書寫更為便捷,成為「今草」(亦稱小草),即後世所稱的「草書」。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亦是今草的代表書家。至唐代中期的張旭,懷素,將今草寫得更為放縱奇詭,筆畫連綿迴環,如飛龍走蛇,被稱為「狂草」,以別於「今草」。
20.章草:
早期的草書,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其特點是保留了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不連寫。章草的得名,說法不一:有謂因漢章帝創始,而名章草;有謂因漢章帝愛好與提倡而得名;有謂因章帝命杜度草書章奏而得名;有謂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用此書體而得名。近代學者認為章有彰明之義,因字體結構彰明嚴格,對草隸起了規範化作用,故得名。
21.正書:
又稱「楷書」,「真書」,「正楷」,由楷書發展而成。正書始於漢末,為魏晉至今通用的一種字體,隸書變篆書的圓轉為方折,正書又變隸書的波挑為頓挫,出鋒為回鋒。其特點是筆畫平整,形體方正,故稱「正書」。相傳漢末王次仲始以隸字作楷法。因正書字體平正有法度,可作楷模,故又稱「楷書」。唐代楷書最為規範,今所臨習的楷書碑貼,多出唐人之手。真書之名,亦取正義。
22.行書:
又稱「行押書」,「行狎書」。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既有楷書的平整方正,又有草書的流暢便捷,且不象草書放縱難認,又較楷書生動簡便,行筆不滯,如行雲流水,故名行書。是社會上廣泛使用的手寫書體。接近楷書的行書,稱行楷;接近草書的行書,稱行草。行書,行楷,行草是相對的概念,並無嚴格的劃分標準。
23.榜書:
又稱「榜署」,古稱「署書」,今又稱「擘窠(bo ke)書」。泛指書寫在匾額,宮殿門額上的大字。榜,即匾額。
24.擘窠書:
即」榜書「,大字的別稱。或雲擘,巨擘;窠,穴,即大指中之窠穴;因寫大字時,須把握大筆在大指中之窠,即虎口中,故大字名擘窠書。或雲因古人寫碑版或題額,為求勻整,先以橫直界線劃為方格,然後書寫於方格中,故稱擘窠書。
25.漆書:
指以漆書寫的文字。又指一種書體,如清代金農將字的點畫破圓為方,橫粗直細,似用漆帚刷成,故稱漆書。
26.飛白:
又稱「草篆」。是一種寫法特殊的字體。筆畫呈枯絲平行,轉折處顯露筆路。相傳為漢代蔡邕所創。北宋黃伯思稱:「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明代趙宦光謂:「白而不飛者似篆,飛而不白者似隸。」今人將書畫中乾枯筆觸的露白部分泛稱為「飛白」。
27.瘦金書:
又稱「瘦金體」。楷書之一種。宋徽宗趙佶所創。其特點是運筆挺勁犀利,筆道瘦細峭硬而有腴潤洒脫之勢。有謂此種書體出於古銅甬書,瘦硬通神,有如切玉,故稱瘦金書。
28.指書:
又稱「染指書」。用手蘸墨作書,故名。
29.台閣體:
明代官場使用的一種方正,光潔,烏黑,大小一律的呆板楷書。台閣,本指尚書,引申為官府的代稱。清代稱「館閣體」。後人譏稱刻板拘謹,毫無生氣的楷書為 「台閣體」或「館閣體」。
30.館閣體:
同「台閣體」。因清代館閣中的官僚擅長寫呆板,僵化的楷書,古稱館閣體。
31.經生書:
唐代佛經多以端正工穩的小楷手寫而成,抄寫佛經者被稱為「經生」,其字則稱為「經生書」。後人有以「經生書」譏字形呆滯的小楷。
32.六分半書:
清代鄭燮(板橋)作書以隸書筆法形體摻入行楷,又以蘭竹畫筆出之,自成一體,此書體介於隸楷之間,然隸多於楷。因有人稱隸書為「八分」,故鄭板橋自稱其書體為「六分半書」。
33.刻石:
指鐫刻在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畫。
34.碑:
刻石之一種形制。古代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秦時多稱刻石,立石,不稱碑,漢代始稱碑。以碑刻記事頌德始於秦而盛於漢。
35.碑額:
即碑頭。<<碑版廣例>>謂:「碑首或刻螭(chi,無角之龍),虎,龍。鶴以為飾,就刳(ku,挖)其中為圭首,或無它飾,直為圭首,方銳圓橢,不一其制。圭首有字稱為額,額書篆字稱為篆額,書隸字稱為題額。」
36.碑陰:
碑石的背面。古代碑刻,正面刻碑文,背面往往刻門生,故吏,出資建樹者的姓名,故稱碑陰。亦有正面,背面皆刻碑文者,如漢<<史晨碑>>前後碑,兩面碑文的鐫刻時間相距一年。
37.碑誌:
指鐫刻在碑石上的書法,文辭。為安葬設立的稱「墓碑」,又稱「墓表」, 「墓碣」。列於墓道前的稱「神道碑」,放置墓穴里的稱「墓誌」,或稱「墓志銘」,壙銘」。
38.碑版:
泛指碑誌之類。
39.勒石:
勒,刻。勒石是碑刻術語。指將法書鈎摹本背面加朱複印到石面上而後刀刻的工序。勒石,又稱「朱背」或「背朱」。
40.摩崖:
把文字直接書刻在山崖石壁上,稱「摩崖」。
41.書丹:
指用硃砂在碑石上書寫文字以便刻工鐫刻。後泛指書寫墓志銘為書丹。
42.臨摹:
仿照碑貼的筆畫寫字,稱「臨」;以薄紙覆在碑貼上依形複寫,稱「摹」,或稱 「影書」。臨摹是學習前人書法的基本方法。初學書者宜先摹後臨。臨摹,亦作偏義複詞用,指臨寫,而不是摹寫。
43.碑貼:
「碑」和「帖」的合稱。將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拓印下來作為學習的範本,稱為「碑貼」。帖,原指寫在帛上的文字,後泛指一切可供學習的字跡。未經刻石拓印的習字範本,只稱「帖」或「字帖」,不可稱「碑貼」。
44.碑學:
指研究考訂碑刻起源,體制及其變革等方面的學問,又稱「碑版學」;也指清代阮元,包世臣等提倡北碑而形成的學書崇尚碑刻之風氣。時有北派碑學,南派碑學之稱。
45.帖學:
指研究考訂法帖源流,評判版本優劣,鑑別字跡真偽等方面的學問;也指崇尚魏晉以下書風體系的學派,以別於碑學。
46.法帖:
也稱「帖」。指具有一定藝術價值可作臨習範本的書法作品,包括古代名家墨跡的複印本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經過拓印,印刷的書法作品。
47.拓本:
從碑刻或金屬器物上拓印下來的書跡或圖像。拓印方法是先將白紙蓋在碑刻或金屬器物銘刻的文字或圖像上,輕輕捶拍,使碑,器平面上凹陷的線條清楚地呈現在紙上,然後再用蘸着墨水或朱紅顏料的軟布團輕輕拍擊,則凹下部分(即字跡或圖像的線條) 呈白色,其餘部分為黑色或紅色,以使字跡如實地復現於紙上,這就叫「拓凡用薄紙以濃墨拓印的稱烏金拓;凡用朱紅顏色拓印的,稱朱拓。
48.響拓:
又稱「影書」。是複製法書的一種方法。先把薄紙覆在法書上,用筆鈎勒下法書字跡的字畫邊框,成為空心字 (此法稱「雙鈎」),然後將空心處填滿墨即成。鈎勒空心字時,往往因為法書紙色沉暗,原字筆畫看不清楚,須向光照明。故響拓又稱「向拓」。
49.題跋:
書寫在書籍,碑貼,書畫作品上的評論,考證等方面的文字。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題跋者,簡編之後語也。」「夫題者,締也,審締其義也。跋者,本也,因文而見本也。」據他考定,題,始於唐;跋,起於宋
50.枕腕:
以左手枕於右腕之下運筆書寫的方法。也有以竹,木製物或布包代替左手墊於右手腕下的。枕腕運筆多用於書寫小字。
51.懸腕:
寫字時執筆的手腕離開台面和紙面而懸起。這種方式,筆管活動的範圍較大,適於寫大字。
52.懸肘:
寫字時執筆的手,腕和肘均離開台面和紙面,又稱「懸臂」。由於腕,肘懸空,屈伸靈活,故筆管可以有更大的活動範圍,字就能寫得更大。
53.運腕:
寫字時,手腕懸空,腕部才能運動。運腕動作包括左右起倒和上下提按。左右起倒轉動可以控制字的大小和筆鋒運行的方向;上下提按可以控制筆畫的粗細和筆鋒的輕重等變化。
54.提按:
指寫字運筆中起落的動作。提,是筆向上拎;按,是筆向下頓。行筆有提按動作,才能保持筆鋒居中,字形抑揚頓挫。
55.行筆:
指寫字時毛筆在紙上起止轉換的整個運筆過程。筆毫在點畫中移動一起一落。落,就是將筆鋒按下去,起,就是將筆鋒提起來,一按一提,才按即提,才提即按,可使筆的中鋒在點畫中運行,以表現書法藝術的節律。
56.間架:
指字的結構形式。主要指字形的安排,點畫之間的搭配組合以及虛實佈置。又稱 「間架結構」。字的結構形式有多種,如何協調勻稱,巧妙生動地安排以符合審美要求,表現書家的風格和個性特點,這是書法藝術的重要內容之一。漢字結構除單體結構外,合體結構中又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包圍結構,重疊結構等形式。
57.結體:
指對字的間架結構的安排。各書家不同的結體特點,表現了各不相同的風格和個性特點。如結體端莊,結體嚴謹,結構疏朗,結構鬆散等。
58.佈局:
又稱「行款」。指一幅字的整體安排,有字與字的照應,行與行的聯繫,要做到胸有全局,意在筆先,先構思後落筆,這樣才能使全幅字成為有機的整體。
59.落款:
指字幅結尾處寫上的說明文字。落款內容一般為書寫時間和書者姓名,也有再寫上書寫目的或贈送對象的。
60.筆勢:
指每一種點畫各自順從着各具的特殊姿勢的寫法。因點畫在字的結體特點不同而有各不相同的筆勢。筆勢是在筆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與筆法不同。筆法是寫任何一種點畫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方法,而筆勢則因時代風氣和人的性情而有肥瘦,長短,曲直,方圓,平側,巧拙,和峻等各式各樣的不同。如智永雖傳鍾,王之筆法,但智永書法之體勢則與鍾,王不同,此即筆勢之異。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綴法第二十一>>云:「古人論書,以勢為先。中郎曰\'九勢\',衛恆曰\'書勢\',羲之曰\'筆勢\'。蓋書,形學也,有形則有勢。」
61.筆意:
指點畫形象,點畫關係的構思和書法作品的意趣,氣韻,風格等方面的表現。筆意是在筆勢互相聯繫,活動往來的基礎上顯現出來的。筆法,筆勢,筆意三者統一於一體之中,才能稱之為書法。筆法,筆勢,筆意稱為書法三要素。
62.導送:
執筆法的一種指法名稱。是南唐後主李煜於五字執筆法外所倡的技法。以小指導引無名指過右為「導」,以小指推送無名指過左為「送」,皆用以輔助筆的運動。後人執筆多採用五字執筆法(*,押,鈎,格,抵),導送之法很少沿用。
63.筆鋒:
指毛筆的尖部。
64.中鋒:
又稱「正鋒」。指行筆時將毛筆的主峰保持在點畫的中線。它是各種筆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筆在運行中,主峰在筆畫中間,這叫中鋒行筆。這樣寫出的線條才圓渾而有質感。
65.側鋒:
又稱「偏鋒」。指下筆時筆鋒稍偏側,落墨處即顯出偏側姿勢。起筆往往用側鋒,以側鋒取勢,勢成則轉為中鋒。這樣寫出的點畫顯得瀟洒秀麗。
66.折鋒:
指筆鋒在運行過程中轉換方向時,筆勢摺疊帶方,以形成點畫的方勁峻利之勢。
67.藏鋒:
又稱「裹鋒」,「隱鋒」。指書寫點畫時筆的鋒頭隱藏在點畫中間而不外露,使筆勢顯得含蓄內蘊。這種筆法通常是起筆呈反方向運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尤」。圓勢用筆,多用藏鋒。
68.逆鋒:
「藏鋒」講筆鋒處理,「逆鋒」講筆鋒運行方向,兩者關係極為密切。採用逆鋒行筆,筆鋒才能藏而不露。所謂逆鋒即以反方向行筆,「欲下先上,欲右先左」的運筆技法。如書寫橫畫是自左向右運行,但落筆時,筆鋒應落在稍離橫畫頂點的地方,先向左逆行,待筆鋒到達橫畫左邊頂點是,再折轉向右運行。又如豎畫是自上向下
69.行筆,
但筆鋒應落在稍離豎畫頂點的下方,先向上逆行,至頂點後再轉折向下行筆。用逆鋒作字,可具蒼勁老辣的意趣。
70.回鋒:
指行筆至點畫結束時再回收筆鋒的技法。如寫橫畫,至收筆處轉而向橫畫中心線回收筆鋒。回鋒筆法可使點畫顯得渾厚遒勁。
71.出鋒:
又稱「露鋒」。指點畫開頭或結尾處筆的尖鋒顯露於外。清馮班<<鈍吟書要>>稱:「出鋒者,末銳不收」。如起筆時不逆鋒,筆尖順點畫方向落紙然後順向而行,叫起筆出鋒;有些撇,捺,鈎的收筆處筆鋒順勢向終點送出並提鋒離紙,叫收筆出鋒。出鋒可以體現點畫間和字與字間的呼應,承接關係,能產生「精神外露,風采煥發有神」(清蔣和<<筆法精解>>) 的效果。
72.衄(nv)鋒:
指筆鋒既下行又往上,退而復進。與回鋒不同之處在於:回鋒用轉,衄鋒用逆。蔣驥說:「衄者,即老芾(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意「。
73.築鋒:
與「藏鋒」相似,亦指筆鋒藏在點畫中間而不顯露,但筆力大於藏鋒,行筆時似以鋒頭入紙而使點畫顯得蒼勁老辣,堅而不虛。故藏鋒之力多虛,築鋒之力較實。用築鋒於兩畫出入相接之處,可取得緊密的效果。築,搗的意思,如搗土使之堅實。
74.圓筆:
筆畫圓起圓收,轉彎處不露稜角的用筆稱圓筆。書寫時裹鋒起筆,回鋒收筆,轉折處用提轉。
75.方筆:
筆畫的起筆處稜角,收筆與轉折處成方形的用筆稱方筆。
76.渴筆:
筆鋒含墨較少,書寫時點畫間多有露白之處,所以也稱「枯筆」。枯筆使點畫有蒼勁之美。
77.懸針:
寫豎筆時,筆鋒沿豎畫的中心線下行,漸行漸提,形成豎畫上端稍粗下端稍細,形似針狀,故名懸針。懸針是出鋒,要寫得挺拔,有力,下端尖細而不飄浮,筆鋒雖出而力已送到,方見功力。
78.垂露:
寫豎畫時,筆鋒沿豎畫的中心線下行,至豎畫的下端稍頓駐,然後回鋒收筆,則豎畫下端呈圓形,形似露珠垂掛,故名垂露。垂露是回鋒,要寫得圓潤,渾厚,收筆處要燥濕濕度。
79.頓筆:
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筆的動作。其向下用筆的力度大於「駐筆」,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
80.顫筆:
又作「戰筆」。用筆時筆畫呈顫動狀。用筆顫摯波發有筆道遒勁之效。
81.筋書:
指點畫勁健遒麗,內含筋骨。東晉衛夫人<<筆陣圖>>謂:「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者謂之筋書。」書法講筋,骨,是說筆力遒勁健挺,如稱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為「顏筋柳骨」。
82. 一筆書:
指草書字間自始至終筆畫連綿相續,如一筆連續書成,故稱一筆書。相傳為漢代張芝首創。張芝的草書,其勢如一筆寫成,全篇氣通脈連,雖筆畫偶有不連,而其勢仍直貫到底。
83.內拽:
指意在收斂的筆勢。近人沈尹默認為:「大凡筆致緊斂,是內拽所成。」又說:「要用內拽法,先須凝神、靜氣,一心一意的注意到紙上的筆毫,在每一點畫的中心線上,不斷地起伏頓挫着往來行動,使毫攝墨,不令溢出畫外,務求骨氣十足,剛勁不撓。」(《書法論叢》
84.外拓:
指意在縱放的筆勢。沈尹默說:「外拓用筆,多半是在情馳神怡之際,興象萬端,奔赴筆下,翰墨淋漓,便成此趣,尤於行草為宜。」又說:「內拽是基礎,基礎立定,外拓方不至於流於狂怪。」
85.牽絲:
又稱「絲牽」,「遊絲」,「引牽」,「引帶」。指書寫點畫時,由於筆勢往來在先後筆畫之間留有纖細痕跡。點畫間有纖細如絲的痕跡,用筆則顯得挺健利落,可產生上下呼應,筆意貫通的藝術效果。
86.燕尾:
又稱「雁尾」。指橫畫捺畫出筆的挑腳,狀如燕尾,故名。隸書有「燕不雙飛」 之說,即指一字之中只宜用一次波挑,重複出現就會范筆畫雷同,字形拖沓的毛病。
87.散水:
俗稱「三點水」。此偏旁寫法因字體和書體不同各異。
88.布白:
指字的點畫間架安排和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空白佈置。字的點畫與空白有繁簡,長短之不同,結體也有大小,疏密,欹正之不同。書寫時均因字生勢,靈活多變。布白得當,可使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產生參差錯落,呼應協調的藝術效果。
89.折釵股:
釵是古代婦女頭上的金銀飾物,質堅而韌。這裏藉以比喻筆畫轉折圓潤有力。宋姜夔《續書譜·用筆》中稱:「折釵股欲其曲折圓而有力。」清朱履貞《書學
90.捷要謂:
「折釵股者,如釵股之折,謂轉角圓勁力均。」
91.屋漏痕:
原指破屋上雨水漏淌的痕跡,這裏比喻用筆技法彎曲頓挫有如漏水之痕,筆道凝重自然。如豎畫行筆不可直線而微微左右彎曲頓挫,有如屋漏之水緩緩濡曲下淌,形成有節奏性的緩降,故圓潤有力。「屋痕漏」相傳為唐顏真卿所言(唐陸羽《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宋姜夔《續書譜·用筆》云:「屋漏痕欲其橫直勻而藏鋒。」清朱履貞《書學捷要》則解為:「屋漏痕者,屋上天光透漏處,仰視則方圓斜正形象皎然,以喻點畫明凈,無連綿牽制之狀也。」
92.錐畫沙:
原指以錐畫沙,中道凹陷,兩側沙子勻整凸起,痕跡中正。這裏比喻用筆之法如以錐畫沙,書跡圓渾,形似中鋒,起止無跡,有「藏鋒」效果。
93.印印泥:
指印章印在封泥上,深入而有力,印出的字不走樣。宋黃庭堅《論書》云:「王氏 (王羲之)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蓋言鋒藏筆中,意在筆前耳。」
94.浮鵝:
即豎彎鈎,因鈎畫的形狀像浮游在水中的鵝,故又稱「浮鵝鈎」。
95.墨豬:
比喻字體筆畫豐肥、臃腫而缺乏筋骨,好似墨團。東晉衛夫人《筆陣圖》稱:「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筆畫過肥而無力,又稱「墨豬肉鴨」。
96.意在筆先:
又作「意在筆前」。即書寫前先要構思,胸有成竹,然後落筆。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云:「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歐陽詢《八訣》云:「寧神靜慮,端己正容,秉筆思生,臨池志逸。虛拳直腕,指實掌空,意在筆前,文向思後。」
97.指實掌虛:
又稱「指實掌空」。指執筆時的指掌關係。韓方明《授筆要說》稱:「夫書之妙在於執管,既以雙指苞管,亦當五指共執,其要實指虛掌。」指實,便於臂腕之力由毫端發出;掌虛,便於手腕的互相結合,才能很好地用筆書寫。
98.萬毫齊力:
形容作書時,筆毫一齊着力。書寫點畫時,筆鋒居於點畫的中心線,即中鋒用筆,其餘筆毫緊附於筆鋒而力着紙面。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論書·歷下筆談》云:「北朝人書,落筆峻而結體莊和,行墨澀而取勢排宕。萬毫齊力,故能峻;五指齊力,故能澀。」
99.筆斷意連:
點畫雖斷,而筆勢相連,能給人貫通、協調、完整的美感,即所謂「筆不到而意到」。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傳論》稱:「觀其點畫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100.逆入平出:
用筆方法之一。指起筆時筆鋒從筆畫相反的方向逆鋒着紙,接着轉鋒行筆,使筆毫平靜;順筆畫方向而出。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論書》云:「惟管定而鋒轉,則逆入平出,而畫之八面無非毫力所達,乃後積畫成字,聚字成篇。」
101.藏頭護尾:
書寫點畫的重要筆法。指點畫兩頭藏鋒,不露痕跡。藏頭,指筆尖逆入紙面,藏鋒而行;護尾,指全力收毫,回收鋒尖。如此行筆,則筆力盡入字中。漢蔡邕《筆論·九勢》云:「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又云:「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護尾,點畫勢盡力收之。」
102.鐵畫銀鈎:
形容點畫剛勁遒媚。唐歐陽詢《用筆論》云:「剛則鐵畫,媚若銀鈎…」銀鈎蠆(chai4)尾: 比喻鈎畫的一種用筆技法。銀鈎,指丁、亭、寧等字的鈎畫;蠆尾,指乙、也等字的末筆。書寫這類筆畫,先應駐鋒蓄力而後挑出,可獲筆短意長、凝注有力的效果。
103.綿里裹針:
又稱「綿里藏針」、「綿里裹鐵」。比喻字體筆畫肉豐見骨,外柔內剛。宋蘇東坡嘗自謂:「余書如綿里裹鐵。」明謝縉稱:「東坡豐腴悅澤,綿里藏針。」
104.擔夫爭道:
原謂狹窄道上,擔夫相遇,爭道而行,雖各不相讓,但能閃避得法,順利而過。比喻書法上結構布白,偏旁組合,承上起下,流暢奇致,進退參差,張弛迎讓,協調有神。 《新唐書·張旭傳》云:「旭自言,始見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意,觀倡公孫舞\'利器\',得其神。」
105.計白當黑:
白,指字裏行間的空白;黑,指書寫的筆畫。比喻書法上字的結構和通篇的佈局要疏密相宜,虛實相協,切忌平板呆滯。黑白措置得宜,點畫結構疏密有致,才能產生良好的藝術情趣。清鄧石如稱:「字畫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當黑,奇趣乃出。」
106.蠶頭燕尾:
蠶頭,指橫畫用裹鋒起筆,狀如蠶頭;燕尾,指捺畫收筆出鋒處分叉,狀如燕尾。又作「蠶頭馬尾」。
107蠶頭雁尾:
比喻隸書的橫畫起筆和橫波收筆。長畫起筆時,回鋒隆起,形如蠶頭;橫波收筆時,頓筆斜起,形如雁尾。
108.一波三折:
一筆之中有三折筆勢,語出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宋翼……潛心攻跡,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指寫捺筆的筆法,起筆束緊,頸部提起,捺處鋪開,呈波折狀,猶如水流自高處而下,穿澗而行,故以「一波三折」作比。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