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3, 2017

唐寅《行書自書詞曲卷》的分析

唐寅《行書自書詞曲卷》的一個分析,這件作品是故宮這次陳列的時候他這個目錄裡邊有的,可能這一次沒有展出,下一次可能會展出的。它也是《石渠寶笈》著錄的。
那麼我主要是談三個問題:一個問題就是說唐寅在明代中期他並沒有進入到吳中的著名書家的行列裡邊,明代中期甚至是嘉靖年間的三大書家主要是指祝允明、文徵明和王崇,後來又加了一個陳道復,但也沒有唐寅的名字。這個所以唐寅在畫史明四家之一,在書法史上他地位不是很高。許慎在題跋唐寅的詩裡邊,他說的他的書法是學懷仁,意思就是說他不大講究法度的,他只是憑自己的聰明才智才略寫出來的書法是任由心情自然地書寫。他的這個傳世作品裡邊也很少有模仿古人的書跡的,基本上他都是自己書體的表現,我們看看這個是故宮的一個藏品,我們看看現在傳世有一件是我查有一件,這是他臨的《蘭亭序》,《蘭亭序》《蘭亭序》…這件《蘭亭序》是他49歲的時候所寫的,我們看他這個《蘭亭序》這完全是自己的書風,他沒有王羲之的味道,也不是唐摹本的一個臨本,是憑自己的心情書寫的,是他自己的風格面貌。所以呢唐寅傳世的書法作品很少有臨摹的作品,他都是寫自己寫的詩、詞、缺或者是題跋,傳世大部分都是這一類的,書法只是他表現自己的一種心情的一種載體跟手段。所以他的書畫作品是就像啟功先生說的,他說是,他說,啟功先生說他的書法,上似北海,下似吳興,以運斤成風之筆,旋轉於左規右距之中,力不出於鼓努,格不待於準繩,他沒有什麼準則的,他不遵守法度的,是一性而來的,而不見於摹古線索。所以他不是摹古的,這是他的一個特別的地方,那麼這一卷書卷他主要是寫的是曲,當時寫的是南曲,很長,551公分。一共是24首。

第二點我就講他的內容,比較簡單一點,因為時間關係了。第一項內容他的書法是「離家遊子」,離開去旅遊了,他思念家鄉、思念情人的這種情,譬如說第一首就是「紅樓畫閣天縹緲,玉人乘月吹簫。一曲涼州聲裊裊。」這首詩他完全就是我們看他在外面旅遊「道路際離愁多少,一首《離愁別序》,這是他第一類的作品。
那麼第二類作品是傾訴男人的離別之情。離別之情,比如說《錦衣公子》裡邊,第一首就是「細雨濕薔薇,畫梁間,燕子歸。春愁似海深無底,天涯馬蹄,燈前翠眉。馬前芳草燈前淚」,這些都是帶有一種這個是男女的離別之情的,他往往是用一種「閨閣女子」的口吻來牽掛在外遠遊的親人的這種淒愁的這種情緒。那麼這個裡有很多,這一類詩在他的整個這個卷子裡邊占據了比較多的成分。

第三類他是回憶跟眷戀與青樓女子這種纏綿的情誼。比如說《山坡羊》里有一首,這是《錦衣公子》,《山坡羊》在後邊,《山坡羊》裡邊他有一首就是「煖融融溫香肌體,笑吟吟嬌羞容止。」這個是他和青樓女子很纏綿的這種情誼,在他的曲子裡邊表現出來了。這些詞的內容,我覺得這些內容他的這些詩,這些曲子大部分寫於他中年,反映他中年時期的生活跟情感。弘治十二年唐寅30歲的時候他在晉升考試被敗出來以後回到蘇州,這一段時間後來一直到他73年時間後來已經三年時間他漫遊江蘇、浙江、廬山,還有到福建、浙江、安徽漫遊,漫遊了一圈,在他33歲的時候他就回到了家鄉,開始賣畫,賣字,那麼32歲以後唐寅跟第二任妻子是離婚了,所以這段時間他的心情是非常愁悶的,很孤獨很悽怨,而且他的行為就是喝酒、下妓,到妓院裡邊去,他是發泄胸中的這種鬱悶之情,這段時間他寫了很多這方面的詩也有很多艷詩,表達他對封建禮教的蔑視和抗爭。
在他38歲的時候就是1507年的時候他修了桃花庵,桃花庵裡邊有幾間草房,他起的名字有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並且娶了第三人妻子沈九娘,夫妻兩個人感情很好,這段時候比較安定了,開始比較安定了,那麼這個卷子上面他是有一個印章叫學圃堂,說明這個卷子出現的時間應該是他38歲以後,他38歲以後他是在蘇州以賣畫、賣文為生,一直到他45歲到南朝去,應聘到南朝去,這段時間生活比較安定,而且這段時間他主要是在蘇州,但是他有時候也出去,到南京、浙江這些地方,安徽到江陰這些地方,也出去訪親會友,所以這一段時間也寫了很多外游的詩,旅遊的詩,那麼這些時候他寫的詩裡邊也表示出對家裡邊的妻子的一種懷念。而且在45歲的時候他又得了一個女兒,所以這種感情在這段時間表露得比較明顯,比較明顯。

他的這個我們的曲子裡邊他往往是以閨閣女子的口吻是表達一種思親思鄉之情。但是這一時期的唐寅他的本性難改,他也經常是到妓院裡邊去喝酒下妓,而且跟有一些妓女也有很深的感情,譬如說他有一個叫(徐淑)的這個妓女跟他會非常會唱曲子,會彈曲,所以跟他感情很相協相和,徐淑死的以後他寫了兩首詩。
所以說明唐寅在這種荒唐的生活中跟妓女也會有一種比較真切的一種感情,一種淒婉之情,通過這些曲子表達出來,所以縱觀他的這些詩的內容,我覺得跟他中年時候的行為跟他的心緒是相和的,這些詩應該是他中年時期的作品,也就是在他45歲以前,就是33歲到45歲之間這段時期的創作,他晚年因為他相信了佛教,他自己取名叫六如居士,而且他詩裡邊有很多宿命論的觀念,在他的很多晚年的詩裡邊,而在這些曲子裡邊他沒有宿命論,也沒有一種,一種很純潔的這種思想,所以我覺得這些作應該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那麼從書法的風格來看,我覺得他也應該屬於中年。

好,我們看他下邊的作品,我們傳世作品裡邊比較早的作品這個是他的在沈周羊畫圖後邊的一個題跋,羊畫圖後邊的題跋,那麼羊畫圖的題跋應該是他35歲時候的作品,35歲時候的作品,這個時候他主要是學顏真卿跟趙孟頫,從這個書法裡邊可以看出來,結體很方正、很寬博,字形有點兒像右上傾斜,筆道比較粗放,形構圓潤流暢,這是他結合了顏真卿和趙孟頫兩家的結體和筆意的一種書法的面貌,當然寫的還比較幼稚,不是很成熟,這個《落花詩卷》應該是他中年時候的一個作品,中年時候的作品,這個是35歲時候行書寫的沈周的畫詩卷,這個詩卷我覺得還是有顏真卿的這種比較寬博的這種結體,寬博的結體,筆道是比較圓潤,同時又有一些李邕一種奇特的變化,他這個時候就開始學習李北海了,這是他35歲,這個是他35歲時候作的,這個是和沈周的畫詩卷。
那麼38歲時候他這時的畫詩卷,這個就是夢墨亭,夢墨亭剛剛蓋好,夢墨亭蓋好了那一年他是請他的朋友來坐一坐結果沒有來,這個時期應該是他38歲的時候,他這個夢墨亭已經蓋好了,從這個書法我們來看題詩就比較秀麗了,已經有比較重的李北海的一種風格,下頭是《平康巷陌帖》,這個也是他這個時期的,《平康巷陌帖》是40恩歲前後的作品,40歲前後他的書風有一個大的轉變,就是從早期比較方正粗重開始向比較清秀,比較柔和的這個方向發展,減弱了一些顏體的粗重和剛勁,筆勢比較圓潤柔婉。
《平康巷陌帖》吳湖帆評價就是說這個是認為他是40歲左右時候寫的,40歲左右的時候寫的,這個是寫的是跟李北海很神似,像李邕了,那麼40歲的風格就是從這兩幅裡邊我們可以看到,比較一下我們看到這個書卷,我覺得我們前面,我們介紹的這個書卷是跟這兩件40歲前後的作品是非常之接近的,就是這個書風,這個書風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是中年是轉變期的,中年是轉變期的,他的轉變是比較圓潤柔和,字體比較瘦長了一點,而且寫字比較規整,不像他後期的時候又有一種起伏變化了,跌宕起伏變化到晚年又更大了,這個時期比較的勻稱,比較的一種寫的比較順暢平和。可以看到他書寫時從容洒脫的心情,這也是他中年時候轉變期代表作,所以我覺得這件作品應該是他40歲時候的作品。啟功先生他讚揚唐寅的法:法:"無古無今任天真,舉重如輕筆絕塵"。說明他是才智型的書法家,而不是功力很深的書法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