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天才
沃尔夫岗.阿巴迪斯.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一生。影片采用倒叙手法,由安东尼奥.萨利埃雷(Antonio Salieri)讲述。他是一位宫廷乐师、莫扎特的
天才使他既
羡慕又震惊,心理上发生了变态,决定除掉莫扎特。音乐在全片中具有叙述和点出主题的作用,将莫扎特的
音乐和他的生平事件串连在一起,刻划了莫扎特与萨利埃雷在音乐上的冲突。
1782年,年仅26岁的莫扎特来到
维也纳,其绝世才华立即倾倒了整个
奥地利宫廷,同时也引起了宫廷首席乐师萨利
埃利的嫉妒。萨利埃利为人自负,自诩为维也纳音乐界第一人。莫扎特的才华既令他惊叹,也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心胸狭窄的萨利埃利由嫉转恨,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毁灭掉这个强大而可怕的“对手”。 莫扎特的音乐造诣超尘脱凡,在生活中却是个不修边幅,行为恣肆的人。在萨利埃利的挑唆之下,保守、刻板的维也纳主流音乐界视他为“异端”,处处为他设坎施绊。莫扎特的乐谱遭到大量删改,作品无法在剧院上演,生活日渐困窘。 莫扎特的父亲突然去世,这使莫扎特悲痛万分,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身体一落千丈。萨利埃利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戴上莫扎特父亲生前用过的假面道具,敲开莫扎特的家门,要他谱写一篇《
安魂曲》。莫扎特在恐惧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夜以继日地工作。《安魂曲》写成了,他自己也终于油枯灯尽,气绝身亡,死时年仅35岁。 萨利埃利的阴谋得逞之后,自感莫扎特的冤魂日夜索命不休,最后精神失常,被送进疯人院。时光流逝,曾经烜赫一时的萨利埃利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
《莫扎特》反映了艺术上的创新与模仿、生活中的天真与世故、人生道路上的善与恶的冲突,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因无知和缺乏鉴赏力而扼杀天才这一可悲事 实。莫扎特全名为“沃尔夫冈·阿玛迪亚斯·莫扎特”,片名《AMADEUS》正是取自中间的一段,拉丁文指“上帝所钟爱的人”,莫扎特是上帝钟爱的人,而 萨列里却一手毁灭掉了他的绝世才华。上帝爱之深,庸人害之切,这是对世事的绝妙讽刺。在第57届奥斯卡颁奖礼上,音乐传记片《莫扎特》一举夺得7项大奖, 轰动了全世界,这一夜也被称为“莫扎特之夜”。影片透过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萨列里兢兢业业,但资质平庸,莫扎特才气逼人,但
不知天高地厚。妒火中烧的萨列里最终害死了莫扎特,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刚愎保守的维也纳音乐界中惟一能领悟到莫扎特作品精髓的人,是莫扎特绝无仅有的音乐知己。两人本可成为西方的俞伯牙和
钟子期,却由于一方的嫉妒,最后双双以悲剧告终。嫉妒,这一人类最原始的阴暗心理,它毁灭掉了一段本应成为现实的人间佳话。 在音乐历史中总会有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
美国音乐学者 约瑟夫·马克利斯 我们不得不承认,影片《莫扎特》的音乐性、前瞻性和现实性都是极具深度的,它确实是一部高水平的、富于挑战性的影片,同样,导演米洛斯·福尔曼的导演技巧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导演学习的。 ——美国著名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莫扎特》突破了人物传记片的一般模式,它没有以一代天骄莫扎特的生平为主线,而是以追逐名利 但却才能平庸的宫廷乐师萨列里与才华横溢、但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主展开故事情节,记录了莫扎特的坎坷而短暂的一生。它一改把古典音乐家当 成“完人”或“圣人”来描绘的传统,颠覆了从莫扎特去世后由他太太开始的“贴金运动”,还原了莫扎特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乐之间的矛盾。 ——佚 名 音乐堪称是本片一项重要的电影因素,影片的配乐中采用了大量莫扎特的原创作品,其与情节衔接之巧,烘托气氛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它让人们在为莫扎特的坎坷一生慨叹的同时,又不得不为他高超的音乐天赋而感动。 ——影评人 刘芷丽
电影思索 关于电影的各类影评纷繁复杂,以下是由浙江大学学生
王婷婷结合影片《莫扎特传》和莫扎特的生平事件,对莫扎特的音乐精神和人格魅力做的一个较为生动的,宏观的、系统的和全面的概括。 1、草根天才 毫无疑问的,我承认莫扎特是一个音乐天才,但是我更加喜欢在天才两个字之前加上“草根”,因为我觉得莫扎特是一个深入民心的天才,他孤独的创作着属于我们大多数人的作品。我真诚地为他的作品赢得“最容易走进人心”的评价而感到自豪。 一个
音乐人的作品是世人看待音乐人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莫扎特自然也不例外。而“歌剧是莫扎特创造的主流”,“他的音乐深刻地反应了时代的精神”,“尤其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 显然的,不是每个人能成为莫扎特,他的出现几乎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或许,他独特的才能给你以“超出凡世”的感觉,可是,他的作品的居然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从来不曾被束之高阁,他的那些歌剧至今还在舞台上演绎,他的那些乐章不断在生活里回响着。 正如《莫扎特传》中表现的,当他的歌剧在公演时,上至“皇室贵族”,下到下等歌剧院的那些“平民百姓”都在为他的作品呐喊欢呼,给予很有力的肯定。 能够被绝大多数的人,既有“阳春白雪”,兼顾“下里巴人”,接受的音乐本身就是值得赞美的,那 些创造出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的音乐人自然是值得尊敬的,而莫扎特如此一个出众的人,似乎有着无穷的超常创造力的非凡人,能够如此的把作品所承载的思想和情 感的根深深的扎在“群众”和“小市民”以至于整个人类的普遍心理中,尽管有人会产生其他的想法,但是他当之无愧的该被我们深深爱戴,。 他的音乐生命中最让人醉心的是他的“歌剧”,他为此费劲的不断创作,而正是在这些通过“酗酒”苦撑出的不朽的作品,我们了解到太多他内心的召唤,一种不是“孤独”的召唤,因为它“最容易走近人的心灵”。 2、蒙难自由者 作为
欧洲当时唯一的一个不接受贵族供养的
音乐家,他努力为自己的音乐梦想与“牢笼”搏斗与
周旋,坚定地要做一个彻底的自由音乐家。为此他蒙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糟难。 在小的时候,父亲的商业心理让莫扎特幼小的心里就开始“蒙难”,10岁便为了在众人面前展现自 己的“天赋”而离乡背井远游,而且每天为了才能不退减而不断苦练,这虽然给了他扎实的音乐功底,但是却着实让他唯一可能的“美好”童年就这样被“扼杀” 了。《莫扎特传》对其是从离开家乡教主来到维也纳开始叙述的。都说莫扎特学习了海顿很多,不过他俩最大的不同就是,海顿的自由性没有莫扎特强烈,至少从无 法忍受教主的凌辱而毅然出走可以看出。 也许曾经的“神童”不再吸引人了,因为他已经长大,而且有了独立不羁的果敢精神,于是现实社会冷酷的冷落了这位内心无比热情的人才。 在当时那个以伯爵为代表的贵族统治社会,当莫扎特写出:“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我想他遭受社会的高压与冷漠是不难想象的了。 一方面由于与社会现实的不符,他没有工作了,这在《莫扎特传》当中有很好的体现。在他没有收入的同时,他的妻子也不善于理财,生活的窘迫是必然的,而为了维持日常基本需要,生存下去,特立独行的莫扎特得经受来自“敌对方”多大的压力啊。 与此同时,他对自己的作品需求也同样折磨着自身,健康状况极度差了,但是还仍然坚持创作,以酗酒等方式来不断“逼迫”自己。正像他和《
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说的那样,“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的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的确,莫扎特是天才,不过天才也同样是有着自己的“苦练”的。 外因与内因,他不得不蒙受着巨大的磨难,但这样的一个人又恰恰是个“自由者”,那么这样的生活就变得异常痛苦起来。这样一个自由者就这样蒙受着这样的苦难。 3、精神的寄托 但是即使他那备受折磨的短暂的一生,他仍旧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涉及到各个领域,留下有着他特殊烙印的作品。当然,首推一指的是他那倾注了大量心血琢磨的无比精彩的歌剧。 他的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取材于当时在奥地利被禁演的
博马舍话 剧,莫扎特为了能够让自己能够表达“人民正直、机智、勇敢”和抨击当时以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作品能够“面世”,适当的削弱了攻击性,增添了抒情性,但 是莫扎特的“自由性”从来都没有被当时社会的虚伪和骄奢而腐蚀,该作品仍然很好的表现着“斗争”,“揭露”和“讽刺”。在他另外的一部代表作《唐璜》中, 同样的他通过剧情和认物,以及无与伦比的音乐,对贵族唐璜代表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这些极富“时代自由精神”的作品不愧是“自由者”的歌剧代表 作,给“自由者”做了很好的解释。 莫扎特晚年生活很不堪,身体也很糟糕,当他最后的一部歌剧《
魔笛》(The Magic Flute)首场公演时,当人们正在维也纳的歌剧院里竞相争座欣赏时,这样巨大的成功为濒临崩溃的他带来了难以形容的欣慰,不过终究在凌晨1点,他悄悄的 离开了这个让他痛苦的世界,也带走了他身上展现的天才的光环。《魔笛》是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它反映了对自由、平等、
博爱的追求,并且为之进行艰苦斗争,歌颂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思想,更妙的是配上了典型的新教赞歌式的音乐,给观众们一种庄严、崇高的肃穆感。算是对他的离开的一种景仰。 4、笑的勇士 在《莫扎特传》中,最难忘的也许是他那极富有穿透力的“笑”了。他笑的那样“狂放不羁”,那样 “肆无忌惮”,那样“随心所欲”,当然不单单是他自己一种“笑天下可笑之人”的豁达的笑,也有为了避免尴尬的无奈的笑。但是不管是怎样的缘由,他的笑都展 现出一个“乐观、热情”的莫扎特形象。 在莫扎特身上体现着典型的
艺术家天性。他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友谊。”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易受感动,具有女性般的柔情,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当然,他爱“笑出自己”。 有这样的一段话,“一个负有崇高使命的人,即使在生活狂热的混沌中沉溺得很深,浑身糊满血污尘 垢,也不会变得渺小和卑鄙,泯灭心中的神性;他即使无数次迷途在深沉的黑暗中,灵魂的圣殿里的神火依然不会熄灭,他依然不会丧失创造力...那些由内在的 规律和秩序谐调起来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那些真诚的,闪耀着灵魂光彩的脸庞,那些纯洁可爱的树木花草,那些祈求怜悯的或获得了恩惠的手,还有那一切勇敢的和 温柔的,高傲的和神圣的姿态,...在这颗艺术家和诱惑者的心中又十分光明灿烂的东西,而且充满着神的恩惠”,对于对生活总是抱着希望,对音乐总是充满热 情的莫扎特来说,或许是很好的评注。 当皇室对其作品做没品位的挑剔时,他只有先“一笑而过”,再进行自己的畅谈,当面对家庭纷争的 时候,笑,还是先笑……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得好:“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 个灿烂的时刻。”为人的乐观向上,不畏惧“黑暗”,不怕在“黑暗”中独行,不被四围的“黑暗”而消融了“信心”,依旧“笑”的灿烂,于是,莫扎特的音乐典 雅秀丽,平易近人,透着阳光一般的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 他在音乐的道路上战斗着,他当之无愧的是个笑着的勇士,因为他那含义丰富的“笑”。
精彩对白Salieri: Are you sure you can't leave these here and come back? Constanze Mozart: It's tempting sir, but it's impossible I'm afraid. Wolfie would be frantic if he found they were missing, you see they're all originals. Salieri: Originals? Constanze Mozart: Yes, sir, he doesn't make copies. Salieri: These are originals. ------------------------------------------------------------------------------- Salieri: They showed no corrections of any kind. He was simply writing down music already finished in his head. Page after page as if he were taking dictation. -------------------------------------------------------------------------------- Emperor Joseph II: Your work is ingenious. It's quality work. But there are simply too many notes, that's all. Just cut a few and it will be perfect. Mozart: Which few did you have in mind, Majesty? ------------------------------------------------------------------------------- Salieri: Mozart, it was good of you to come! Mozart: How could I not? Salieri: So, did my work please you? Mozart: [hesitantly] I never knew that music like that was possible! Salieri: [uncertainly] You flatter me. Mozart: No, no! One hears such sounds, and what can one say but..."Salieri."
1.《唐璜》(K .527)
序曲 / 电影开场 2. 第25交响曲(K.183) 第一乐章 /
萨利埃里自杀被发现 3. 弦乐小夜曲 (K.525) 第一乐章 / 萨利埃里为神甫弹的第三首曲子 4. F大调快板 (K.33B)/ 幼年莫扎特先用古
钢琴后用小提琴所演奏的曲子 5. 第10小夜曲(大组曲)(K.361)第三乐章 / 莫扎特离开
康斯坦察跑向音乐会 6. 第10小夜曲(大组曲)(K.361)第七乐章(终乐章)/ 莫扎特结束指挥小夜曲 7. 第10小夜曲(大组曲)(K.361)第三乐章 / 萨利埃里查看莫扎特的乐谱 8. G大调钢琴变奏曲(根据萨利埃里的作品——“我亲爱的阿东尼” 改编) (K.180)/ 莫扎特提到的改编的萨利埃里作品 9.《
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咏叹调“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Non piu Andrai)/ 莫扎特为
约瑟夫二世演奏时,改编萨利埃里的为约瑟夫二世所写的小曲。 10.《后宫诱逃》(K.384)中的咏叹调 “不论什么样的惩罚在等我”(Marten aller Arten)/ 《后宫诱逃》演出中,女高音独唱。 11.《后宫诱逃》(K.384)中的终曲“萨利姆万岁” / 《后宫诱逃》演出中,4人坐船离去 12. c小调弥撒(K.427),Kyrie / 在莫扎特的婚礼上 13. 长笛和竖琴
协奏曲(K.299)第二乐章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4. 第29交响曲(K.201)第一乐章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5. 为两架钢琴所写的协奏曲(第10钢琴协奏曲)(K.365)第三乐章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6. 为小提琴和
中提琴所写的协奏曲(K.364)第一乐章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7. c小调弥撒(K.427),Kyrie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8. 第15钢琴协奏曲(K.450)第三乐章 / 莫扎特走在回家的路上 19. 《唐璜》(K.527)开场的和弦 / 莫扎特进屋后看到了父亲 20.《后宫诱逃》(K.384)中的禁卫军合唱 / 莫扎特一家换上假面具 21.
德意志军歌(K.539)/ 假面舞会上的背景音乐 22.《后宫诱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颂”(Vivat Bachus)/ 莫扎特在假面舞会“受罚”弹琴 23.《后宫诱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颂”(Vivat Bachus)/ 莫扎特以“
巴赫”的风格演奏 24.《后宫诱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颂”(Vivat Bachus)/ 莫扎特被翻转过来演奏 25.《后宫诱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颂”(Vivat Bachus)/ 莫扎特以“萨利埃里”的风格演奏 26.《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终曲"Ah tutti contenti" / 莫扎特边写作边玩台球 27. 第22钢琴协奏曲(K.492)第三乐章 / 莫扎特在为皇帝举办的露天音乐会上 28.《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终曲"Ah tutti contenti" / 萨利埃里溜进了莫扎特的房间 29.《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费加罗和
苏珊娜的二重唱" Cinque..." / 莫扎特指导《费加罗婚礼》的排练 30.《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芭蕾音乐"Ecco la Marcia" / 歌剧院总监撕掉了乐谱 31. 同上 / 莫扎特得到约瑟夫二世的许可后配以音乐再次演奏 32.《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终曲"Ah tutti contenti" / 约瑟夫二世打哈欠时 33.《唐璜》(K.527)第二幕终曲 / 莫扎特得知了父亲的死讯 34. 同上 / 莫扎特指挥《唐璜》 35. 第20钢琴协奏曲(K.466)第一乐章 / 萨利埃里佩戴死亡面具的来到莫扎特住所 36.《唐璜》(K.527)开场的和弦 / 莫扎特打开房门时 37.《安魂曲》(K.626), Introitus / 康茨坦察询问莫扎特 38. 同上 / 萨利埃里计划害死莫扎特 39.《后宫诱逃》(K.384)、《费加罗婚礼》(K.492)和《唐璜》(K.527)中音乐改编的喜剧音乐 / 莫扎特全家观看演出 40.《安魂曲》(K.626), Dies Irae / 莫扎特深夜写作时听到了敲门声 41.《魔笛》(K.620)序曲 / 莫扎特发疯似的在屋中跳舞 42.《唐璜》(K.527)开场的和弦 / 莫扎特开门后见到了带死亡面具的人 43.《安魂曲》(K.626), Rex Tremendae / 莫扎特摸出房间 44.《魔笛》(K.620)中的咏叹调"Das Klingen.."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馆弹琴 45.《魔笛》(K.620)中的咏叹调" Ein Madchen..."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馆唱歌 46.《魔笛》(K.620)序曲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馆与一些喝醉的女人 47.《安魂曲》(K.626), Rex Tremendae 酒后的莫扎特走在街上 48.《魔笛》中的咏叹调”der Holle Rache" 莫扎特的岳母训斥莫扎特 49.《魔笛》(K.620)中的咏叹调"Ein Madchen" / 莫扎特为《魔笛》的演出伴奏 50.《魔笛》(K.620)中的咏叹调"Pa pa pa " / 莫扎特被萨利埃里抬上马车 51. 德国舞曲(K.509)/ 康斯坦察在舞会上 52.《安魂曲》(K. 626), Confutatis / 萨利埃里协助莫扎特写作安魂曲 53.《安魂曲》(K .626), Lacramosa / 莫扎特离世、出殡 54. 第20钢琴协奏曲 (K.466) 第二乐章 / 萨利埃里被推出房间,响起莫扎特的笑声,影片结束
幕后制作
影片一改把古典音乐家当成“完人”或“圣人”来描绘的传统,颠覆了从莫扎特去世后由他太太开始的“贴金运动”,还原了他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乐之间的 矛盾。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第57届)的影片可视为两名音乐家的传记,除了莫扎特,还有他的同行萨列瑞。影片透过萨列瑞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 才。影片的外景地是导演的故乡
布拉格,该城市是受到二战战火摧残最少的欧洲城市,也是莫扎特多部作品首演的地方。影片有着非常华丽的布景和服装;至于表演,两位男主角在拍戏期间发生了类似他们角色的勾心斗角,但最终扮演萨列瑞的演员获得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2003年著名意大利
歌唱家巴托莉推出萨列瑞作品的唱片,证明他并非影片描写的那种庸才。
萨里埃利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
海顿、
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
格鲁克(Gluck)、
瓦格纳(Wagner)和
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在他短短的一生中留下了数百部作品,其中有四十一部交响曲、《
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脍炙人口的歌剧和众多的小夜曲、室内乐曲、教堂乐曲、钢琴和
小提琴协奏曲。一七九一年,莫扎特猝然病死,生前还留下了一部为一位不知其名的人定作的安魂曲。他的尸体被掩埋在圣
马克斯墓地的一个不知名的墓穴之中。充满神密的传奇,使这位天才艺术家的故事更加吸引人。 由著名
剧作家谢弗创作的舞台剧《莫扎特》在美国
百老汇上演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原本不太喜欢拍音乐家传记片的导演米洛斯·
福尔曼在
伦敦看 了本剧后决定把它拍摄成一部有别于传统传记片的电影作品。本片在拍摄过程中麻烦不断,先是深得导演信赖的女主角因为开机前一天在布拉格街头踢球伤了韧带, 而不得不临时回美国重新选角。而后又是遇到财政危机,最后是向派拉蒙公司求援,并搭上了导演的全部储蓄,总算凑足了1800万美元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幸运 的是影片在上映后取得了极大的票房成功,并在奥斯卡奖的评选中大发神威,一举夺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演员在内的八项大奖。 本片是一部“以事实为依据的幻想曲式的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假借宫廷乐师萨列里之口讲述了莫 扎特精彩非凡的一生。同时呈现出这个旁观者夹杂在信仰与愤怒之间的挣扎,让人拍案叫绝。萨列里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但并没有如片中 这样加害过莫扎特。影片名为Amadeus,是取了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名字的中间部分,Amadeus是谁?他是十五世纪西班牙流行的
骑士小说《阿玛迪斯·德·高拉》中的人物,
塞万提斯曾 赞扬Amadeus是“完美的骑士”,“忠诚的情人”,“纯洁而有诗意”。导演希望作曲家莫扎特成为名副其实的Amadeus——完美的骑士,忠诚的情 人,纯洁而有诗意。Amadeus亦有“受上帝宠爱”之意。无疑莫扎特是一个受上帝宠爱的天才,但一个天才注定不能在充满欲望和邪恶的环境里左右逢源。萨 列里只是嫉妒者中的一个代表,他的卑微渺小正可以映衬莫扎特的伟大。影片全部启用了当时不太知名的演员来完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片中饰演萨列里的演员默 瑞·
亚伯拉罕 ,他在奥斯卡影帝之争中压过了扮演莫扎特的同样也表现出色的汤姆·赫斯。默瑞·亚伯拉罕本来是被导演邀请来在片中演一个小角色,机缘巧合被福尔曼选中扮演 萨列里这个所有英语演员羡慕不已的角色。事实也证明导演的慧眼独具,亚伯拉罕以自己深厚的形象塑造能力把那个虚伪,愤怒,卑鄙的小人演绎得极为传神,这也 使他成为继
本·金斯利之后第二位首次出演电影捧得小金人的男演员。 影片在背景音乐与画面以及语言的结合上可谓匠心独运。本片导演福尔曼曾经执导过《飞过疯人 院》,《性书大亨》,《最毒妇人心》等多部有影响力的名片,他娴熟的运用电影语言的掌控能力使得本片一起呵成,绝无拖泥带水之感。影片中穿插的多首莫扎特 的名曲与剧情紧密相联,是古典音乐与影象最完美的结合。特别是影片后段莫扎特在病榻上与萨列里口授“安魂曲”一幕,极具戏剧
张力,十分震撼!
精彩花絮
·梅格·蒂丽原本确定出演康斯坦丝,电影即将开拍前的布拉格(也是拍摄地点),她和一些孩子们在街上玩足球,结果伤到了她的腿。于是她的角色必须换人。 ·梅尔·吉布森曾为莫扎特的角色试镜。 ·歌剧初次公演时的布景和服装,是特意按照原来的服装和布景的草图设计而成。 ·整部电影采取的都是自然光线。 ·电影中,唐·古万尼表演舞台,正是歌剧第一次演出的地方。 ·莫扎特的笑声被设定为令人讨厌的,这一点来源于一些谈到他的书信中。有人把他的笑声描述为"有传染性让人头晕的",还有人说"就像是金属划在玻璃上面"。 ·为了把这种特别程式化的表演转化成可行性的剧本,麦洛·弗曼和彼得·夏弗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进行改编。他们增加了一些角色,如神父、女仆、大教主和岳母。 ·只有四处布景需要修建:塞勒里的病房、莫扎特的住所、一段楼梯和歌舞杂耍剧场。所有其他拍摄场地都可以在当地找到。 ·音乐事先录制好,在拍摄的时候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为了使表演更加令人信服,汤姆·赫尔西每天练习四个小时的钢琴。 ·在拍摄文森特·斯克亚维利走路的一段戏中,导演麦洛·弗曼警告他说:"电视正在把你毁掉。" ·在一段场景中,莫扎特把古拉克说成是"令人厌烦的",并且说"我不喜欢他",这里指的是汉德尔。事实上,古拉克和汉德尔是莫扎特最喜欢的两名作曲家。 ·电影中参照的剧本,第一次演出是在1979年11月2日,伦敦国家剧院。
电影节 | 年份 | 奖项 | 获奖情况 | 获奖人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电影 / Best Film | 提名 |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男演员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提名 | 默里·亚伯拉汉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 提名 | Peter Shaffer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摄影 / Best Cinematography | 获奖 | Miroslav Ondrícek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艺术指导 / Best Production Design | 提名 | Patrizia von Brandenstein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服装 / Best Costume Design | 提名 | Theodor Pistek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剪辑 / Best Editing | 获奖 | Nena Danevic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剪辑 / Best Editing | 获奖 | 迈克尔 钱德勒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音响 / Best Sound | 获奖 | John Nutten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音响 / Best Sound | 获奖 | Christopher Newman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音响 / Best Sound | 获奖 | Mark Berger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化装/发型 / Best Make Up/Hair | 获奖 | Paul LeBlanc |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 1986 | 最佳化装/发型 / Best Make Up/Hair | 获奖 | Dick Smith |
法国恺撒奖/César Awards, France | 1985 | 最佳外语片 / Best Foreign Film | 获奖 | 米洛斯·福曼 |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 1985 | 最佳电影(剧情类) / Best Motion Picture - Drama | 获奖 |
|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 1985 | 最佳男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 | 提名 | 杰弗里·琼斯 |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 1985 |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 Motion Picture | 获奖 | 米洛斯·福曼 |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 1985 |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 Motion Picture | 获奖 | Peter Shaffer |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 1985 |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 获奖 | 默里·亚伯拉汉 |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 1985 |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 提名 | 汤姆·休斯克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电影 / Best Picture | 获奖 |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男演员 /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获奖 | 默里·亚伯拉汉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男演员 /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提名 | 汤姆·休斯克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 获奖 | 米洛斯·福曼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编剧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 获奖 | Peter Shaffer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摄影 / Best Cinematography | 提名 | Miroslav Ondrícek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获奖 | Patrizia von Brandenstein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获奖 | Karel Cerný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服装设计 / Best Costume Design | 获奖 | Theodor Pistek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剪辑 / Best Film Editing | 提名 | Nena Danevic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剪辑 / Best Film Editing | 提名 | 迈克尔 钱德勒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 获奖 | Mark Berger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 获奖 | Melody Thomas Scott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 获奖 | Todd Boekelheide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 获奖 | Christopher Newman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化装 / Best Makeup | 获奖 | Paul LeBlanc |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 1985 | 最佳化装 / Best Makeup | 获奖 | Dick Smith |
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 1984 | 最佳电影 | 获奖 |
|
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 1984 | 最佳男演员 / Best Actor | 获奖 | 默里·亚伯拉汉 |
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 1984 |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 获奖 | 米洛斯·福曼 |
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 1984 |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 获奖 | Peter Shaffer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