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張祜
故國三千裏,
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
雙淚落君前。
[作者簡介]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
雙淚落君前。
張祜(約785—849?),字承吉,小名冬瓜。清河人(今屬河北),一說南陽(今河南鄧縣)人。以宮詞得名。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多 不合,自劾去。嘗客淮南,愛丹陽曲阿地,築室蔔隱。其詩風沈靜渾厚,有隱逸之氣,但略顯不夠清新生動;吟詠的題材相當豐富(這裏面包括眾多寺廟的題作和有 關各種樂器及鳥禽的詩詠等等)。代表作有《題金陵渡》、《雁門太守行》、《送蘇紹之歸嶺南》、《旅次石頭岸》、《隋宮懷古》、《從軍行》、《愛妾換馬》、 《宮詞二首》、《夜宿湓浦逢崔升》、《聽箏》、《散花樓》、《悲納鐵》、《櫻桃》等,其中《題金陵渡》和《宮詞二首》流傳頗廣。集十卷,今編詩二卷(全唐 詩中卷第五百一十和五百一十一)。
[註釋]
何滿子:唐 玄宗時著名歌手,據說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張口高歌,曲調悲憤,使“蒼天白日黯然失色”。結果皇帝聞之,終因惜其技藝難得而降旨緩刑。 因為何滿子出色的技藝,大詩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繼為之賦詩,其中以張祜的《何滿子》宮詞:“故園三千裏,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最 為感人。這首宮詞後來流傳甚廣,其唱來異常悲怨。據說唐武宗時,有一孟才人,因有感於武宗讓其殉情之意,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滿子》,唱畢,竟氣 絕身亡。一作“河滿子”,舞曲名。題又作“宮詞”。白居易《何滿子》詩:“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弄時曲始成。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何滿 子”聲調哀婉。《樂府詩集》引白居易《何滿子》詩的自註說:“何滿子,開元中滄州歌者,臨弄進此曲以贖死,竟不得免。”
故國:故鄉。
君:指 皇帝。這裏是指唐武宗。據《唐詩紀事》,張祜《宮詞》:“傳入宮禁,武宗疾篤,目孟才人曰:‘吾即不訊,爾何為哉?’指笙囊泣曰:‘請以此就縊。’上憫 然。復曰:‘妾嘗藝歌,請對上歌一曲,以泄其憤。’上許。乃歌一聲《何滿子》,氣亟立殞。上令候之,曰:‘脈尚溫而腸已絕。’”後來張祜別有詠《孟才人 嘆》一絕,詞雲:“偶因歌態詠嬌嚬,傳唱宮中十二春。卻為一聲何滿子,下泉須吊舊才人。”
[譯詩、詩意]
故鄉和親人遠在千裏之外,我已被幽閉在這深宮裏二十年了,聽一聲曲子《何滿子》,忍不住掉下眼淚。
[賞析]
這首五絕又題作《宮詞》。
一般以絕句體裁寫的篇幅短小的宮怨詩,總是只揭開生活畫圖的一角,讓讀者從一個片斷場景看到宮人悲慘的一生;同時往往寫得委婉含蓄,一些內容留待讀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這首詩卻與眾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圖,而且是直敘其事,直寫其情。
詩總共只有二十個字。作者在前半首裏,以舉重若輕、馭繁如簡的筆力,把一個宮人遠離故鄉、幽閉深宮的整個遭遇濃縮在短短十個字中。首句“故國三千裏”, 是從空間著眼,寫去家之遠;次句“深宮二十年”,是從時間下筆,寫入宮之久。這兩句詩,不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強烈的感染力;不僅把詩中女主角的千愁 萬恨一下子集中地顯示了出來,而且是加一倍、進一層地表達了她的愁恨。一個少女不幸被選入宮,與家人分離,與外界隔絕,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來已經夠悲 慘了,何況家鄉又在三千裏之外,歲月已有二十年之長,這就使讀者感到其命運更加悲慘,其身世更可同情。與這兩句詩相似的有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詩中“一身 去國六千裏,萬死投荒十二年”一聯,也是以距離的遙遠、時間的久長來表明去國投荒的分外可悲。這都是以加一倍、進一層的寫法來增加詩句的重量和深度。
後半首詩轉入寫怨情,以一聲悲歌、雙淚齊落的事實,直截了當地寫出了詩中人埋藏極深、蓄積已久的怨情。這後兩句詩也以強烈取勝,不以含蓄見長。過去一些 詩論家有詩貴含蓄、忌直貴曲的說法,其實並不是絕對的。應當說,一首詩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強烈,要服從它的內容。這首詩的前半首已經把詩中人的處境之悲慘 寫到了極點,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勢必讓詩中人的怨情噴薄而出、一瀉為快了。這樣才能使整首詩顯得強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動讀者的藝術效 果。這裏,特別值得拈出的一點是:有些宮怨詩把宮人產生怨情的原因寫成是由於見不到皇帝或失寵於皇帝,那是不可取的;這首詩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寫的怨情是 在“君前”、在詩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賞識的時候迸發出來的。這個怨情,聯系前兩句看,決不是由於不得進見或失寵,而是對被奪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議,正是劉 皂在一首《長門怨》中所說,“不是思君是恨君”。
這首詩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四句詩中,前三句都是沒有謂語的名詞句。謝榛在《四溟詩 話》中曾指出,詩句中“實字多,則意簡而句健”,而他所舉的“皆用實字”的例句,就是名詞句。這首詩之所以特別簡括凝煉、強烈有力,與運用這種特殊的詩句 結構有關。另一特點是:四句詩中,以“三千裏”表明距離,以“二十年”表明時間,以“一聲”寫歌唱,以“雙淚”寫泣下,句句都用了數目字。而數字在詩歌中 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個問題表達得更清晰,更準確,給讀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詩句特別精煉有力。這首詩的這兩個藝術形式上的特點,與它 的內容互為表裏,相得益彰。
與張祜同時的詩人杜牧非常欣賞這首詩,在一首酬張祜的詩中有“可憐故國三千裏,虛唱歌詞滿六宮”句。這說明,張祜的這首詩道出了宮人的辛酸,講出了宮人要講的話,當時傳入宮中,曾為宮人廣泛歌唱。(陳邦炎)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 前。”
-张祜- 宫詞
这首《何满子》,是唐诗里非常著名的断肠之作,和元稹那首《行宫》齐名。
这个何满子比念奴更传奇。关于她的故事有多个版本。
一种说法是开元年 间,有一个叫何满子的沧州籍歌女,色艺出众,不知因何原因,被官府判处了死刑。死刑在京城长安执行。临刑,监斩官问她有无最后要求。歌女说,她别无他求, 只想在告别人世之前唱一首歌。监斩官想,囚犯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让她唱一首歌,也不至于发生什么意外的,便答应了她。临死的何满子,此时涌起的感情不是 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极度的悲愤。歌声像泉水从岩隙中喷涌出来一样,断人肝肠,直令天地昏暗。歌罢,圣旨也到。原来,当歌女那叙事性的悲歌初起的时候,宫中 来监斩的人见何满子色艺超群,认为杀了可惜,便快马奏告唐皇,多情的皇帝果然降旨赦免了她死罪。何满子料不到一曲悲歌,竟救了自己一命。此后《何满子》成 了悲歌的代名词。满子这名字带着异域色彩,不似中原寻常女儿名,有执拗勇敢的朴实勇气。
真正让《何满子》成断肠之作的传说来自玄宗之后。武宗时候的一个才人――孟才人,因为擅长笙歌而受到了唐武宗的宠幸。武宗病重的时候看着她说: “我就快不行了,你有什么打算呢?”孟才人指着装笙的锦囊说:“就让我用它来自缢吧。”武宗哀伤。才人说:“让我来为皇上演唱一曲,以排解您的忧思。”于 是她唱了一曲《何满子》,然后气绝倒下。太医检查过说:“她的脉搏尚有余温,但是肝肠已经断碎了。”这样的故事听来只是深深的哀伤,怎样的伤情可以让人一 曲断肠?她不过是一个才人,他众多妾中的一个,以死相随并不一定是她的本意啊,但先皇已去,剩下的岁月只是等待白头而已,不过也罢。女人宫怨是一种极端的 生命状态,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善歌,谁会知道?也许她来到世上只为那最后的发声,就像那只传说中的荆棘鸟,积蓄一生所有的能量只为最后的歌唱。余音缭绕,千 载而下,犹伤之不已。
何满子的故事在盛唐可以有一个喜剧的结尾,
而到了晚唐只能成为女人的悲歌,这也是时运所致,由不得人选择。
后来念奴的高昂嘹亮,何满子的哀切婉转都成了词牌名。
ㄑ 何满子-2〉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诗之中,有很多名篇佳句的背后,都有着精彩动人的故事,但是这首何满子背后曲折断肠的传说却令我久久难忘。
其实我对这首诗记忆深刻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我的感觉之中,这首诗写得并不是特别的出色,但是据我所知这首诗在当时居然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断肠之声,流传甚广,我始终有些搞不懂,直到后来我才了解了背后的故事。
一,音韵:
要想了解这首诗背后的哀伤,首先要正确的朗读出来。这首诗的头一句“故国三千里”如果按照现代的读音,“国”字是阳平(拼音二声),这句就不是仄起而是平起,整句显得高亢辽远,气象不凡,这样一读,就走到了原诗情绪的反面。
这首诗的特点是全诗除了一个“落”字是动词以外,全由名词组句,显得凝练有力清晰分明,非常感人。
在唐韵古音之中,“国”、“十”这两个字是入声,我们遵从古声的话,要读成短促的类似去声的语音,这样一来就成了“故果(国)三千里,深宫二是(十) 年”,这样一读,声音就显得压抑很多,甚至有一点别扭,正如内心千钟哀怨郁结,无法言说,哽咽之极。前两句的遥望故国,哀叹自身,再加上后两句哽咽无语的 唱叹,就构成了一个欲诉无言有泪难流的情感氛围,这样读,才能够体会到这首断肠之句的哀伤力量。否则按照现代语音读你会感到前两句高亢舒展,与后两句的情 绪语意完全不搭调,就无法体会出原作之中的哀伤情绪。
与这首诗齐名的,还有一首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诗用略带闲适的哀伤语调,以乐景写哀怨,轻言缓语之 中,朝代的变迁人世的更迭,花开花落之间多少宫女的青春岁月就这么缓缓流走,哀婉绵延,显得余韵不绝,但是相比之下,那种哽咽难伸的苦痛却被诗句中的那种 沧桑感冲淡了许多。
二,传说
这首诗的名字“何满子”,据说既是曲名,又是一个歌者的人名。后来也成为宋词之中的一个词牌名称,别名又叫断肠词。
传说大唐开元年中有一个叫做何满子的沧州籍歌女,因事获罪,被判处极刑。但是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一个青葱年华的妙龄歌女。于是她临刑前唱了一首原创的歌 曲,希望这首歌可以上达天听,打动那个酷爱音乐的皇帝唐玄宗,但是凭她一个卑微的歌女,哪里会得到皇帝的重视,终于还是香消玉殒命丧黄泉,但是这一首临刑 前充满着生命的哀怨的歌曲,却因此传入深宫,从唐玄宗的梨园子弟口中传了出去,成了一首催人心扉的断肠之音,以后每到宫中的皇帝宫女感叹生命的将逝,就会 唱起这一首何满子。
白居易有诗道::“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但是白居易的好友元稹的笔下,却将这件事写成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个叫做何满子的歌女不但得到了赦免,而且李隆基御笔钦定将这首曲子定名为何满子,编入乐府之中,得以流传,而歌女也得以进入皇宫,得享富贵。
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子弟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
元稹写了一首长达四十句的《何满子歌》记录此事,但是除了前面几句,后面的诗句都在卖弄文采极尽辞藻描绘了何满子色艺双绝的妙态燕姿,但是我想这大约是一向怜香惜玉游惯花丛的元大才子的一厢情愿而已,要不然,这首何满子为何成为宫中流传的一曲断肠之音。
三,感叹
唐玄宗之后的几十年,唐文宗李昂因为朝中宦官专权,于是发动了甘露之变,策划铲除宦官仇士良,不料事败,反而被仇士良挟持,成为彻头彻尾的傀儡。唐文宗自忖自己的命运还不如汉献帝,汉献帝虽然被挟,但毕竟是困于一代枭雄曹操之手,而自己却被几个昏庸无赖的阉宦囚禁。
一日文宗看到牡丹花开,想到自己的爱臣舒元舆曾写过一篇《牡丹赋》,而此时舒元舆竟然为了铲除阉宦被贼人腰斩,不觉泣下。恰好一个宫妓沈翘翘手持白玉方板 舞《河满子》,唱到“浮云蔽白日”,正是奸臣当道之意,唐文宗大感知音,而这个沈翘翘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蔡州吴元济之女,吴元济被李溯剿灭之后改姓沈,被充 入乐坊。唐文宗于是赐沈翘翘金臂环,嫁与金吾判官秦诚。
后来秦诚出使日本,久而不返,翘翘执白玉方板登楼,自制一曲,名《忆秦郎》。声音凄怆,闻者凄然。这又是另一段传奇了。
四,断肠
其实,真正让这一曲《何满子》成为断肠之音是后来唐武宗朝时的孟才人,孟才人因歌艺双绝而被武宗宠幸。武宗病重,把孟才人召到跟前,问之“我如果死了,你 准备怎么办?”,孟才人抱着笙囊哭泣,答道愿自缢以追随陛下,武宗大感伤心。孟才人起身为唐武宗高歌了一曲《何满子》,曲声未竟,孟才人翩然倒地,太医急 忙赶来,孟才人身体尚温,但是芳肠寸断,已是香消玉殒。
唐武宗也不久驾崩,入殓之时,棺椁竟然重若泰山无法移动,身旁的内侍忽然想到孟才人,急忙命令将孟才人的棺材抬来放在一起,双棺并举,才能得以移动。
此事传到宫外,张祜为之涕下,于是写了两首宫词,一首就是题头的《何满子》,另一首是《孟才人叹》:
偶因歌态咏娇颦,传唱宫中十二春。
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
唐诗之中,有的篇目原本就非常感人,就算你不知道原诗的出处,也不损分毫,但是有些诗,只有入得其中,才能够得享其中三昧。
何满子 宋•秦观
天际江流东注,云中塞雁南翔。衰草寒烟无意思,
向人只会凄凉。吟断炉香袅袅,望穷海月茫茫。
莺梦春风锦幄,蛩声夜雨蓬窗。谙尽悲欢多少味,
酒杯付与疏狂。无奈供愁秋色,时时递入柔肠。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
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其实故事还没有结束。
张祜这首诗一时被人们传唱(据说当时,凡是伶人没有不会唱的),不久就传到了名士令狐楚和宰相元稹的耳中。令狐楚极力向皇帝推荐张祜而元稹贬低张祜,可惜 这个令狐楚不会“独孤九剑”,抗不过元稹,张祜最终老死江湖。有人要问了,元稹何苦如此小人?原来这个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大才子元 稹,之前就写过一首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他是钦点的状元呀,自认为当世诗第一,但他那首诗和张祜的《何满子》一比黯然失 色(这可不是我说的),因妒生恨,在皇帝老子面前说了一些俗称“诽谤”的话,于是张祜就与仕途绝缘了。真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或许是张祜之不幸, 而是我们这些读者之大幸吧。
念奴嬌與何滿子:詞牌名的由來
那 是兩個女孩子的名字。一個是念奴,一個是何滿子。盛唐詩之花的漫天煙火中兩道絢麗的霞。芳魂一縷,破雲裂錦,直至宋的小令長調裡,終成詞牌名。她們就這樣 永生。按照“詩言志,詞表情”,詩莊詞媚的說法,她們溫柔的名字是那些長短句最美的載體,將氣勢開闊,天上人間的唐詩渡到宋詞的旖旎惆悵裡。有著這樣讓人 無限憧憬的名字的,該是怎樣的女子?
第一次看到念奴這個名字是在李清照那篇著名的《詞論》裡,那時易安多大?小女子品評天下大家,何 等意氣張揚,猶似盛唐女子,縱使後來命運多舛,也難掩天賦神采。 “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一句話,把北宋詞家,統統否定。她主張詞一定要能歌,要和音律。所以開篇就講了一個歌者的故事,並提到了一個名叫念奴的歌女。 可見,在唐,詩已能唱,並且是詩歌傳誦最普遍最有效的途徑。詩者歌者地位高下肯定不同,但其中的佼佼者在當時並不亞於現在的頂級流行歌手,而念奴就是這 樣。只可惜,易安太高傲,惜墨如金,不肯多說,可我卻因為對宋詞詞牌的牽念,而對那字裡行間驚鴻一瞥的念奴過目不忘。
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嚐一日離帝左右。每執板當席顧眄,帝謂妃子曰:'此女妖媚,眼色媚人,每囀聲歌喉,則聲出於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宮妓中帝之鍾愛也。
《開 元天寶遺事》這段話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真是聲色俱佳啊。念奴,是當時宮內外的大牌,李隆基的“鍾愛”。元稹的《連昌宮詞》可以讓我們看到當時一線紅 星念奴如日中天的盛景:“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赦街中許燃燭。春嬌滿眼淚紅綃,掠削雲鬢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 吹管逐。”
玄宗是個喜聚不喜散的人,每年在宮門樓下賜宴群臣,常常一鬧就是幾天,頗有點狂歡節的味道。門樓下萬眾歡騰,連宮廷樂師們的 演奏都聽不清了,每當這個時候,玄宗就會讓高力士在樓上大喊:“皇上想派念奴唱歌,王(二十五郎)吹笛伴奏,大家想不想听啊?”據說高力士這一嘁,門樓下 立刻安靜下來,全體人民靜待念奴的天籟之音。
有意思的是,為了不影響長安城裡娛樂場中的盛況,玄宗並沒有將自己的這個鍾愛宣進宮來,而 是仍然讓她在宮外駐留,只是東巡洛陽的時候把她帶在身邊。這個皇帝還真是體恤民情。據說有一次,玄宗駕幸到灞橋,自然也是萬民歡騰,聲震天日。有近侍進 言,讓念奴引吭高歌一曲,其聲所至,四野屏息,則微風拂柳之音,河水流逝之聲,陛下也會聽聞。玄宗自然連稱好主意,一試果然,念奴金聲玉振的歌喉穿雲裂 石,真正的不同凡響。難怪具有藝術天賦的帝王,為之傾倒而“鍾愛”了。
二十五郎吹管笛,歌喉終讓念奴嬌。念奴所擅長的那種“其調高亢”的曲子,從此後成為她的代表作,更以她名為名,口耳相傳。
可足,念奴,念奴。這名兒終透著無奈和卑微,那是一個女人被決定了的命運,一生縱使被喚了千次,縱使他是她的知音,她仍然只是在御前輕展歌喉的樂女,當聲色不再的時候,還能懷著舊日的恩情,“閒話說玄宗”。
“寥 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這就該到何滿子的故事了。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張祜的這首《何滿子》,是唐詩裡非常著名的斷腸之作,和元稹那首《行宮》齊名。這個何滿子比念奴更 傳奇。關於她的故事有多個版本。一種說法是開元年間,有一個叫何滿子的滄州籍歌女,色藝出眾,不知因何原因,被官府判處了死刑。死刑在京城長安執行。臨 刑,監斬官問她有無最後要求。歌女說,她別無他求,只想在告別人世之前唱一首歌。監斬官想,囚犯是個弱不禁風的女子,讓她唱一首歌,也不至於發生什麼意外 的,便答應了她。臨死的何滿子,此時湧起的感情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極度的悲憤。歌聲像泉水從岩隙中噴湧出來一樣,斷人肝腸,直令天地昏暗。歌罷,聖旨 也到。原來,當歌女那敘事性的悲歌初起的時候,宮中來監斬的人見何滿子色藝超群,認為殺了可惜,便快馬奏告唐皇,多情的皇帝果然降旨赦免了她死罪。何滿子 料不到一曲悲歌,竟救了自己一命。此後《何滿子》成了悲歌的代名詞。滿子這名字帶著異域色彩,不似中原尋常女兒名,有執拗勇敢的樸實勇氣。
真 正讓《何滿子》成斷腸之作的傳說來自玄宗之後。武宗時候的一個才人——孟才人,因為擅長笙歌而受到了唐武宗的寵幸。武宗病重的時候看著她說:“我就快不行 了,你有什麼打算呢?”孟才人指著裝笙的錦囊說:“就讓我用它來自縊吧。”武宗哀傷。才人說:“讓我來為皇上演唱一曲,以排解您的憂思。”於是她唱了一曲 《何滿子》,然後氣絕倒下。太醫檢查過說:“她的脈搏尚有餘溫,但是肝腸已經斷碎了。”這樣的故事聽來只是深深的哀傷,怎樣的傷情可以讓人一曲斷腸?她不 過是一個才人,他眾多妾中的一個,以死相隨並不一定是她的本意啊,但先皇已去,剩下的歲月只是等待白頭而已,不過也罷。女人宮怨是一種極端的生命狀態,如 果不是因為她的善歌,誰會知道?也許她來到世上只為那最後的發聲,就像那隻傳說中的荊棘鳥,積蓄一生所有的能量只為最後的歌唱。餘音繚繞,千載而下,猶傷 之不已。何滿子的故事在盛唐可以有一個喜劇的結尾,而到了晚唐只能成為女人的悲歌,這也是時運所致,由不得人選擇。
後來念奴的高昂嘹亮,何滿子的哀切婉轉都成了詞牌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