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佛教 |
---|
顯示▼基本教義
|
顯示▼修行位階
|
顯示▼人物
|
顯示▼宗派
|
顯示▼典籍
|
顯示▼聖地
|
顯示▼相關主題
|
佛教主題 |
大乘佛教將它列為六度(波羅密)之一,因此又稱為「般若波羅蜜多」(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 Prajñāpāramitā)。
目錄 |
概論
在梵文中,jñā 可以譯為知覺、知識或了解。Pra 是比較級,代表更高、更大、超過、超越的意思。因此,在字面上,慧(Prajñā)有是一種高級的知覺能力,是一種分辨是非、於法簡擇的能力[2],有情眾生都擁有這種能力。具備慧的人,可依自己的觀察力,來選擇正確的道路。缺少智慧,即是愚癡無明。佛教所謂的慧,是能夠了解緣起、斷除結縛、止息煩惱的能力。要得到這種智慧,需要依戒與定的幫助。
教義
般若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般若在中國多指為智慧[3],《世說新語·文學》載:「殷中軍被廢東陽,始看佛經,初視《維摩詰》,疑般若波羅密太多,後見《小品》,恨此語少。」佛教徒認為,般若智慧跟世間的智慧不同,「智慧輕薄,故不能稱於般若」[4],是經由內觀所產生的正見;因證得金剛性如來藏空性心而生起實相智慧。般若在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雖意為智慧,乃不足以表顯般若的含義,所以譯經家不直接漢譯為「智慧」,而以音譯。《大智度論》所說:「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淺薄,是故不能稱。」[5]一般法會中大多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即是大智慧。波羅譯為「彼岸」,蜜多譯為「到」,應為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即是「究竟圓滿之智慧」,佛教稱之為勝義智或實相智,如佛祖在菩提樹下體驗真理的智慧。科學家之智是不究竟的、不完滿的智慧,佛教稱之為方便智。般若的思想可歸納為「假有性空」,所謂:「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6]。般若還要靠「緣起」,《十二門論》說:「內緣起,即無明緣行等十二支;外緣起,即如以泥土、輪繩、陶等而成瓶。」。大乘佛教的興起主要還是般若思想。《大般若經》指出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說大乘即說般若,說般若即說大乘。般若能與一切善法為母一切佛法無不攝入般若。般若能生諸佛,是諸佛母,般若能示世間諸法實相,名如來母,能生如來。又說般若為第六波羅蜜,闍那為第十波羅蜜。大乘佛教認為世上一切事物,皆由因緣而成,虛而不實的,可以說,性空乃生命最根本上的真實本質。眾生之愚癡,約而言之有三:不信三世因果、不知諸法緣起性空,不明諸法實相、佛性本具之理。
般若與中國
中國的般若學派相傳有「六家七宗」[7],最有代表想的就是本無宗。鳩摩羅什來長安之前,中土的《般若經》的翻譯已經很盛行,例如道安特別著重宣揚《般若經》[8],並常採取和利用道家或儒家固有的哲學術語。道安大師的「本無」二字來自於道教。羅什弟子僧肇的 《不真空論》批判了六家七宗的「本無」、「即色」和「心無」三家的觀點,《般若無知論》云:「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所謂「無 知」,「不知之知」,簡稱「智」,是指佛教的般若智慧。這說明世界萬法是非有非無,有無皆空的思想,羅什看了《般若無知論》,稱賞說:「吾解不謝子,辭當 相挹」,又雲僧肇為中土「解空第一」[9]。僧肇又稱「般若無知」並非指一無所知,而是「無名無說,非有非無,非實非虛。虛不失照,照不失虛」[10]。
慧文根據《大智度論》里的「一心中得」結合般若的「空」、「假」、「中」而成「一心三觀」[11]。一心三觀是天台宗的基本思想之一。
禪宗惠能在《六祖壇經》解釋「無念」:「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經典
玄奘譯有《大品般若經》六百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有《摩訶般若經》二十四卷、《小品般若》七卷、《金剛經》一卷,西晉無羅叉等譯有《放光般若》二十卷,西晉竺法護譯有《光贊般若》十卷。其中玄奘所譯《大品般若》有六百卷之巨(以及濃縮後成為極精簡的心經),幾乎包含了所有的般若類經典,是現存的《大品般若》是最完備的。注釋
- ^ 「般若」,拼音:bōrě ,注音:ㄅㄛ ㄖㄜˇ ,粵拼:bo1 je5
- ^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10:「簡擇所緣邪正等相,說名為慧。」
- ^ 《大智度論》卷四十三云:「般若者,秦言智慧。」
- ^ 《淨名玄論》卷第四
- ^ 《大智度論》卷七十一
- ^ 《雜阿含經》
- ^ 《名僧傳抄·曇濟傳》,湯用彤《漢 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解釋:「陳朝小招提寺慧達法師作〈肇論序〉,有『或六家七宗,爰延十二』之語。唐元康作《肇論疏》,釋此句曰:『或六家七宗,爰延 十二者,江南本皆作六家七宗,今尋記傳,是六家七宗也。梁朝釋寶唱,作《續法論》一百六十捲雲,宋莊嚴寺釋曇濟作《六家七宗論》。論有六家,分成七宗。第 一本無宗,第二本無異宗,第三即色宗,第四識含宗,第五幻化宗,第六心無宗,第七緣會宗。本有六家,第一家分為二宗,故成七宗也。……』」
- ^ 道安在《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序》中回憶說:「昔在漢陰(襄陽)十有五載,講《放光經》,歲常再遍。」
- ^ 《高僧傳》說,羅什大師稱:「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
- ^ 《般若無知論》
- ^ 《佛祖統紀、慧文傳》
研究書目
- 梶山雄一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198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