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3, 2012
寒山寺
寒山寺(Hanshan Temple)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 ,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 原名“妙利普明塔院”。 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 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 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 、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 鐘樓 、楓江樓等。
中文名稱: 寒山寺
所屬地區: 蘇州
地理位置: 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
著名景點: 寒山寺
目錄
簡介
寒山寺-景點介紹
寺內景觀
名稱由來的傳說
寒山詩碑
慈善事業
旅遊指南
相關詩句
上海崇明寒山寺
歷史
寒山寺門票
展开
编辑本段 簡介
寒山寺[1] 位於蘇州城西古運河畔楓橋古鎮,始建於南朝蕭樑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相傳唐代高僧寒山自天台山國清寺來此住持,唐代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成為吳中名剎。 唐代詩人張繼舉棹歸里,夜泊楓橋,一首《楓橋夜泊》膾炙人口,寒山鐘聲傳播中外。
寒山寺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鐘閣等,佛像雕塑別具一格,碑刻藝術天下聞名,碑廊陳列著歷代名人岳飛、唐伯虎、董其昌、康有為等人的詩碑,其中當推晚清俞樾書張繼詩碑最為著名。 每年除夕之夜,中外遊人云集寒山寺,聆聽鐘樓中發出的一百零八響鐘聲,在悠揚的鐘聲中辭舊迎新,祈禱平安。 如今的大鐘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江蘇巡撫陳葵龍督造。 巨鐘有一人多高,外圍需三人合抱,重達2噸。
近年重建普明塔院,仿唐寶塔氣勢雄偉,結束了寒山寺600餘年無塔的歷史。 寒山寺的“天下第一佛鐘”為仿唐式的古銅鐘,總重量為108噸,鐘高8.588米,鐘底裙邊最大直徑5.188米,鐘面主體銘文《大乘妙法蓮華經》共69800字,鐘面上總共有銘文70094個字。 大鐘裙邊上鑄有九幅精美的飛天圖及六銑口裙邊。 整個鐘體造型浩大、厚重、秀美,是一件反映當代中華梵鍾文化的藝術珍品。
與大鐘同時奠基的大碑,號稱“中華第一詩碑”,主體高度為15.9米,總重量為388.188噸。 其中,碑帽高3.64米,寬5.5米,厚1.46米。 碑身高10.26米,寬5.3米,厚1.3米。 碑座高2米,上沿寬7.07米,下沿寬7.27米,上沿厚2.60米,下沿厚2.80米。 碑的正面,鐫刻有清俞樾所書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一首,共28個大字,45個小字,最大的字為0.8×0.8米。 在大碑的背面,鐫刻有乾隆皇帝手抄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共289個字。 大碑上共雕刻有28條蛟龍。 大碑矗立在一個水池中,以寓意張繼夜泊楓橋時,水波漣漪,漁火點點的情景。
2008年11月,經中國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審定,寒山寺大鐘、大碑入選“吉尼斯”名錄。
编辑本段 寒山寺-景點介紹
寒山寺始建於公元502年的梁天監年間。 到了二百年後的唐代 ,相傳唐時僧人寒山曾在
[寒山寺(圖6)]
寒山寺(圖6)
[2]
該寺居住,故改名為“寒山寺”。 這座寺廟,歷經數代,屢建屢毀於火,現在的建築是清末重建的。 自從唐代詩人 張繼題了《 楓橋夜泊》一詩後,該寺便聞名了。 寒山寺中的主要景點有大雄寶殿 、藏經樓、 鐘樓 、碑文《楓橋夜泊》、楓江第一樓。 大雄寶殿內兩側壁內鑲嵌的是36首寒山的詩碑,還有懸掛於兩側的十六羅漢像。 殿內的兩個石刻和尚就是寒山與拾得。 寒山,又稱寒山子,唐代貞觀年間,原居住於始豐縣(今浙江天台 )寒巖,擅長詩詞文章,寫有詩300餘首,後人輯為《寒山子詩集》。 拾得,本是孤兒,由封幹攜入天台山國清寺為僧,故取名為“拾得”,與寒山是好友。 後人輯其詩附於《寒山子詩集》中。 這幅石刻畫是一種意筆劃,寥寥幾筆便刻畫出他們兩人春風滿面、拍掌而笑的栩栩如生的神態,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大殿前院兩側,有6棵五針松,就是日本 愛媛縣各界友好訪華團(一行26人,團長為愛媛縣知事白石 春樹 )的朋友們於1976年4月10日下午栽種在該寺的,這樹是在日本愛媛縣生長的,日本叫:“五葉松”,當時已生長了五年。 大雄主殿的右側懸掛著一口日本友人於清末送來的支那銅鐘。 鐘面上鐫有記述鑄鐘緣由的銘文。 此鐘一式共兩口,一口懸在日本館山寺,一口送來寒山寺。
藏經樓係原來收藏陳放經書處,樓屋頂有《西遊記》中孫悟空 、 唐僧 、 豬八戒 、沙悟淨的雕塑像。 一樓內牆壁上嵌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的經文(系禪宗)。 還嵌有董其昌 (1555一1636,
[寒山寺(圖9)]
寒山寺(圖9)
上海 松江人,明代傑出的書畫家 )等人的書法碑刻。 鐘樓為二層,八角。 樓下石碑為重修寒山寺時所立,正面碑文為程德全所撰,碑的背面刻有重修寒山寺時募捐者的名字和金錢額。 傳說張繼詩中的鐘就是懸於原來這裡的鐘樓樓上。 但現在的鐘樓建築和這裡的鐘都不是唐代的了,現在這口鐘是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重鑄的,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 現在的鐘樓是解放後按原樣修復的。 《楓橋夜泊》詩石刻碑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 ,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唐代詩人張繼寫的。 傳說詩人張繼去唐時首都長安(今西安)赴考後,落第返回時,途經寒山寺,夜泊於楓橋附近的客船中,夜裡難以成眠,聽到寒山寺傳來的鐘聲,有感而作。 《楓橋夜泊》詩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 日本的小學生把這首詩作為課文來講授和背誦。 今天, 日本人到蘇州旅遊 ,也無不以一睹張詩碑刻為快。
寒山寺
楓江第一樓原來該寺的楓江樓已於三百年前塌毀。 這幢建築是蘇州市人民政府為了保護文物古蹟 ,在1954年修整寒山寺時,將蘇州城內修仙巷內宋宅著名的“花籃樓”移建於此。 花籃樓,在建築風格上,與眾不同,有其一定藝術價值。 這樣大的樓房只有兩根主柱,恰似花籃的提手,承受著全樓的重量,而一般的樓房,起碼要有四根以上的柱子。 一樓在大樑與前簷的接榫處,換上了兩個雕刻精細的花藍。 盤旋而上的螺旋式的樓梯,只依靠一根圓柱來承受全樓梯的重量。
编辑本段 寺內景觀
寒山寺圖片 (16張)
[寒山寺圖片]
寒山寺圖片
寒山寺正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高12.5米。 單簷歇山頂 ,飛甍崇脊,據角舒展。 露台中央設有爐台銅鼎,鼎的正面鑄著“一本正經”,背面有“百煉成鋼”字樣。 這裡包含著一個宗教傳說:有一次中國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紛爭,較量看誰的經典耐得住火燒。 佛徒將《 金剛經 》放入銅鼎火中,經書安然無損。 為了頌讚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資紀念。
殿宇門桅上高懸“大雄寶殿”匾額,殿內庭柱上懸掛著趙樸初居士撰書的楹聯:“千餘年佛土莊嚴,姑蘇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 閻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須彌座用漢白玉雕琢砌築,晶瑩潔白。 座上安奉釋迎牟尼佛金身佛像 ,慈眉善目,神態安詳。 兩側靠牆供奉著明代成化年間鑄造的十八尊精鐵鎏金羅漢像,乃由佛教聖地五台山移置於此。
佛像背後與別處寺廟不同,供奉著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畫像,而不是海島觀音 。 畫像出自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之手,用筆大膽粗獷、線條流暢。 圖中寒山右手指地,談笑風生;拾得袒胸露腹,歡愉靜聽。 兩人都是披頭散發,憨態可掏。
[寒山寺(圖1)]
寒山寺(圖1)
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 此殿位於藏經樓內,樓的屋脊上雕飾著《 西遊記 》人物故事,是唐僧師徒自西天取得真經而歸的形象,主題與藏經樓的含義十分貼切。 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於殿中。 寒山執一荷枝,拾得捧一淨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樂狀,顯得喜慶活潑。 相傳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世,後來又被皇帝敕封為和合二仙 ,是樣和吉慶的象徵。 寒山與拾得皆喜吟詩唱偈,寒山有《寒山子詩集》存世,詩風樸素自然,通俗易懂,有“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卷”之說,後人又收輯拾得的詩附於其後。 寒、拾塑像背後嵌有千手觀音畫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間蘇州狀元石韞玉的篆書“現千手眼”。 殿內左右壁嵌有南宋 書法家 張即之所書《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共二十七石。 這部《金剛經》是他為追薦亡父而書,蒼勁古拙,透出英武剛烈之氣。 後面還有董其昌、 畢懋康 、 林則徐 、 俞樾等人的題跋共十一石,神采紛呈,各有千秋。
在藏經樓南側,有一座六角形重簷亭閣,這就是以“夜半鐘聲” 聞名遐邇的鐘樓。 關於“夜半鐘”的說法,歷史上曾經聚訟紛壇。 北宋 歐陽修認為唐人張繼此詩雖佳,但三更時分不是撞鐘的時候。 南宋的范成大在《吳郡志》中綜合了王直方 、 葉夢得等人的論辯,考證說吳中地區的僧寺,確有半夜鳴鐘的習俗,謂之“定夜鐘”。 如白居易詩:“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 於鵠詩:“定知別后宮中伴,應聽緱山半夜鐘。” 溫庭筠詩:“悠然旅思頻回首,無復松窗半夜鐘。”都是唐代詩人在各地聽到的半夜鐘聲。 自此,這場爭論才逐漸平息。
[寒山寺(圖2)]
寒山寺(圖2)
現今寒山寺裡的古鐘已非張繼詩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鐘了。 甚至明代嘉靖年間補鑄的大鐘也已不知下落。 一說當時“遇倭變”,銷熔改鑄成大砲;一說已流入日本,如康有為詩云:“鐘聲已渡海雲東,冷盡寒山古寺楓。”為此日本國內還曾大力搜尋,但徒勞無功,遂留下千古之謎。 如今的大鐘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 江蘇巡撫陳葵龍督造。 巨鐘有一人多高,外圍需三人合抱,重達兩噸。 鐘聲宏亮悠揚,餘音轟條。
僧人撞鐘之所以要敲108下,主要有兩種含義。 一是說每年有12個月、24節氣、72候(五天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鐘108下,表示一年的終結,有除舊迎新的意思。 二是依照佛教傳說,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種煩惱,鐘響108次,人的所有煩惱便可消除。 每年除夕之夜,中外遊人云集寒山寺,聆聽鐘樓中發出的一百零八響鐘聲,在悠揚的鐘聲中辭舊迎新,祈禱平安。
编辑本段 名稱由來的傳說
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有兩個年輕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們從小就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
[寒山寺(圖3)]
寒山寺(圖3)
友。 長大後寒山父母為他與家住青山灣的一位姑娘訂了親。 然而,姑娘卻早已與拾得互生愛意。 一個偶然的機會,寒山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頓時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澀,唯獨沒有一絲甜味。 他左右為難,怎麼辦呢? 經過幾天幾夜痛苦思考,寒山終於想通了,他決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則毅然離開家鄉,獨自去蘇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過去
寒山與拾得 (4張)
了,拾得沒有看見過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為這是從來沒發生過的。 一天,他忍不住心頭的思念,便信步來到寒山的家中,只見門上插有一封留給他的書信,拆開一看,原來是寒山勸他及早與姑娘結婚成家,並衷心祝福他倆美滿幸福。 拾得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難受。 深感對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後,決定離開姑娘,動身前往蘇州尋覓寒山,皈依佛門。 時值夏天,在前往蘇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開著一片紅艷豔的美麗絕頂的荷花,便一掃多日來心中的煩悶,頓覺心曠神怡,就順手採摘了一支帶在身邊,以圖吉利。
經過千山萬水,長途跋涉,拾得終於在蘇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樣鮮豔芬芳,光彩奪目。 寒山見拾得到來,心里高興極了,急忙用雙手捧著盛有素齋的篦盒,迎接拾得,倆人會心地相視而笑。 現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 圖案 ,就是這兩位好朋友久別重逢時的情景。 過去蘇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圖畫掛軸,以及江南許多地方春節時貼在大門上的門神,內容都是兩個人,一個手捧竹篦盒,一個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愛的模樣。 據說也源於這個美好的傳說。
[寒山寺(圖4)]
寒山寺(圖4)
民間還傳說,“和合二仙”為了點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來到人間的,甚至寺名也由於“和合”在此喜相逢並成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 由於“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張繼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廣為流傳,所以儘管後來在宋朝時,曾將寺名重新改為“ 普明禪院 ”,但人們仍習慣地稱它為“寒山寺”。 從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慘遭次劫,但事後總能複建,足見寒山寺在歷代人們心中的地位。 而且直到現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見由他倆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說拾得後來還遠渡重洋,來到“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傳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兩人的問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間廣為流傳,影響甚廣:“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十年後,你且看他!”
编辑本段 寒山詩碑
[俞樾《楓橋夜泊》]
俞樾《楓橋夜泊》
在江南古剎寒山寺的碑廊裡,有一塊石碑上面鐫著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
[文徵明《楓橋夜泊》]
文徵明《楓橋夜泊》
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這塊由清末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詩碑,已成為寒山寺中的一絕。
自《 楓橋夜泊 》問世,歷代文人墨客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 據《寒山寺志》載,《楓橋夜泊》詩的第一塊詩碑,為宋代王矽所書。 此碑因屢經戰亂,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 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時,畫家文徵明為寒山寺重寫了《楓橋夜泊》詩,刻於石上,這是第二塊《楓橋夜泊》詩碑。 此後,寒山寺又數遇大火,文徵明手書的詩碑亦漫漶於荒草瓦礫之間,現在嵌於寒山寺碑廊壁間的文徵明文徵明所書殘碑,僅存“霜、啼、姑、蘇”等數字而已。
清末光緒三十二年,江蘇巡撫陳龍重修寒山寺時,有感於滄桑變遷,古碑不存,便請俞樾手書了這第三塊《楓橋夜泊》石碑。 其時,俞樾雖已八十六歲高齡,仍以其飽滿的情懷,穩重的章法,渾圓的筆意,揮灑淋漓,一氣呵成。 俞樾作書後數十天,便倏然長逝了。
寒山寺的第四塊《楓橋夜泊》詩碑,是一位與唐代張繼同名同姓的書法家所書。 據文史專家鄭逸梅老人記述,這位現代張繼,是應著名畫家吳湖帆之約而書古代張繼《楓橋夜泊》詩的。 詩後有跋云;“餘夙慕寒山寺勝跡,頻年往來吳門,迄末一遊。湖帆先生以餘名與唐代題《楓橋夜泊》詩者相同,囑書此詩也。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滄州張繼。”現代張繼書古代張繼詩,由刻碑名手黃懷覺刻石,立於寒山寺內,一時傳為佳話。 可惜他在書寫《楓橋夜泊》的第二天,便與世長辭了;而他書寫的這塊詩碑,現仍存於寒山寺內。
编辑本段 慈善事業
根據佛陀“慈悲為懷,濟世助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精神。 為弘揚佛教文化,倡導社會公德,開展慈善服務工作。
寒山寺“慈善中心”章程
编辑本段 旅遊指南
氣候
蘇州四季皆宜旅遊,尤以4-10月最佳。 在此期間,你既可欣賞到桃紅柳綠的自然風光
[寒山寺(圖5)]
寒山寺(圖5)
,又可品嚐鮮桃、碧螺春、糖藕等時令特產。 遊蘇州園林 ,或是探訪周莊 、 同里等水鄉古鎮 ,最好避開雙休日和節假日。 只有在人少的時候,才能體味出她獨特的韻味。
蘇州的景點大都很早關門,特別很值得一遊是姑蘇城外的寒山寺,17:30就關門了,節假日也不例外,這一點如果是自助遊就要特別注意時間的安排。
住宿
建議入住中山大廈附近,位於鬧市區 人民路 ,毗鄰步行街-觀前街,距拙政園 、 獅子林 、 北寺塔很近。
交通
乘遊3線、313、6、9、17、21、31、301路車何山大橋東站下。
美食
飲食:遊人可在寒山寺中品味佛門素饌。
编辑本段 相關詩句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山寺清·陸鼎
寺樓直與眾山鄰,魚米東南此要津。
獨惜牙郎趨利市,不聞漁火感詩人。
絕無逆旅知歸客,安問寒巖舊應真。
一自鐘聲響清夜,幾人同夢不同塵。
寒山寺明·王犀登
古寺西邊路,青山滿目中。
石龍從作雨,江鵲尚鳴風。
市近僧難定,泉慳花不紅。
燭憐門外路,塵土暗江楓。
《姑蘇十景·楓橋》明·文徵明
金閶西來帶寒諸,策策丹楓墮煙雨。
漁火青熒泊棹時,客星寂寞聞鐘處。
水明人靜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烏。
荒涼古寺煙迷蕪,張繼詩篇今有無?
賦得寒山寺送別明·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
船裡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要寂寂孤煙近, 官路蕭蕭眾葉稀。
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楓橋寺宋·俞桂
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唳攪人眠。
昔年曾到楓橋宿, 石岸旁邊系小船。
楓橋張祜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城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
懷吳中馮秀才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吳松道中二首二
曉路雨蕭蕭,江鄉葉正飄。
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
鳥避征帆卻,魚驚盪槳跳。
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暮秋遊虎丘
寂寞虛廊暗草萊,天風繚繞寶華台。
江空露冷蛟龍仗,殿古云深鸛鵲來。
山館老松褰綠蔓,石壇芳桂落蒼苔。
寒鐘敲斷楓橋月,半夜禪僧入定回。
松江舟中四首荷葉浦時有不測末句故及之
夜聽楓橋鐘,曉汲松江水。
客行信匆匆,少住亦可喜。
且食鱖魚肥,莫問鱸魚美。
寄恆璨韋應物
心絕去來緣,跡順人間事。
獨尋秋草徑,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齋閒,思問楞伽字。
送僧歸山劉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來往豈知情。
夜行獨自寒山寺,雪徑泠泠金錫聲。
再遊蔣山
寒山寺裡立斜暉,只有垂楊自在垂。
不待新亭成灑涕,向來已識寧馨兒 。
贈相僧楊懶散
野鶴本長生,孤云無定意。
托跡雖世間,遊心乃塵外。
請問絳人年,曾觀柏寢器。
微言洞倚伏,妙中驚人世。
往夏識方瞳,今春分別袂。
飛帆煙雨外,駐錫雲林際。
逸興輕遠遊,滯念牽離思。
後夜聽鐘鳴 ,應有寒山寺。
楓橋寒山寺
江楓吟詠工,幽寺冷遺踪。
不改前朝路,猶聞半夜鐘。
地涼汀月皎,村迥水煙濃。
試問誰曾見,憔應獨有鬆。
楓橋
冷落回塘欲暮時,峭帆女猗去何之。
數行鴻雁書來少,一段風煙客到遲。
關吏尚嫌愁未稅,榜人惟有夢相知。
偶然漁火江楓地,記得寒山寺裡詩。
夜泊楓橋望寒山寺
夜火疏鐘伴寂寥,十年舊夢泊楓橋。
清狂不見王司理,來問寒山寺外潮。
寒山寺
瑟瑟吳江正落楓,碧山古寺獨攜筇。
寒空鳥下岩邊塔,殘照僧歸徑外松。
虛寂高齋無俗韻,風狂彌勒有遺踪。
扁舟卻趁寒潮去,夢裡應聞夜半鐘。
编辑本段 上海崇明寒山寺
寒山寺已有近374年曆史。 明朝天啟四年, 楊軍門夫
[寒山寺]
寒山寺
人朱氏自
[寒山寺]
寒山寺
蘇州駕小船來到崇明 。 朱氏在島上削髮為尼,法名顛修,建寺名寒山寺,供寒山拾得二像。 原寒山寺北至護城河 (現崇明中學馬路),南至人民路,西至護城河沿界( 農業大樓),東至舊大校場(現向明農機廠),共有鴛鴦宅寺房32間。
崇明寒山寺與蘇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傳它們的鐘聲有"瀛洲東門寒山寺,夜半鐘聲迎客船"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爭相媲美的詩句。
编辑本段 歷史
唐朝
唐太宗貞觀初(627--649)有詩僧寒山子者,曾來此縛茆以居,玄宗朝著名禪師僧希遷(700--790)於此創建伽藍,隧題額曰寒山寺。 (參見姚廣孝 (道衍)《寒山寺重興記》)
北宋
北宋太宗 太平興國初(976--983) 節度使孫承祐重建佛塔七成(層),既言重建證知舊曾有塔,或誤認為普明祖師為佛塔,建塔之時未言及寺,證知此時寺尚完好。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郇國公王珪因書張繼詩,易封橋為楓橋。 (參見《鷗陂漁話》寒山寺王郇公書張詩刻石一則)宋仁宗嘉祐中(1056--1063)改賜名普明禪院。
南宋
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仍稱楓橋寺。 (見孫《楓橋寺記》)
元朝
[寒山寺(圖7)]
寒山寺(圖7)
元末至正13年(1353) 泰州白駒場鹽販張士誠與其弟張士信率鹽丁攻下高郵等地。 16年(1356),定都平江 (即蘇州)。 23年(1363)自稱吳王 ,後屢被朱元璋擊敗。 27年(1367)秋平江城破被俘至金陵自縊死。 據此推知,寒山寺及塔應毀於1367年朱元璋對張士誠最後攻擊中。
明朝
洪武間(1368--1398)僧昌崇僻建。 (見《百城煙水》)《姑蘇新志》又稱:洪武歸併佛宇,但列叢林,而以子院附見其下。 此寺(指寒山寺)歸併寺三:秀峰寺、慧慶寺、南峰寺;庵四:只有文殊、 雲皋 、射瀆三庵而失其一。 然據此可見寒山寺在明初尚為叢林。 蓋正在昌崇重修之後也。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後至1949年,歷經軍閥混戰,哀鴻遍野。 寒山寺亦處危境,香煙稀少,門庭冷落,收入無著,住僧星散。 1941年秋, 高冠吾等曾將原藏經樓略事修葺,易名為霜鐘閣。 落成時有馬起權攜《寒山盃渡圖》以獻,題詠者凡92人, 詩詞 156首(見《藝文》卷)。 日軍侵占蘇州時期,寒山寺殿堂房舍曾一度淪為日軍倉庫馬厩,僅有二三寺僧局處一隅廝守而已,其生活來源,唯賴經營浴室菜館或賣字賣帖,勉強糊口。
中華人 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人民政權建立,及時由蘇州市文管會代管。 原住持果豐曾一度回寺,終因生活無著,不久又復離去。
1954年原常州接待寺僧演林至寺協助照管香火,寒山寺才又有僧人。 同年有蘇州名士宋鴻釗者,將其祖傳名樓花籃樓施贈寒山寺,移建於碑廊西南隙地,易名為“楓江樓”,使一代名樓得以保存,寒山寺添一景觀。
1958年全市寺廟集中管理,部分法像被集中到西園戒幢律寺 。 隆慶寺龍藏經被調入寒山寺。
1964年市佛教協會派性空到寺協助管理。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寒山寺一度成為造反派刑訊逼供之牢房,甚至有被拷打至死者。 佛像、 法器 、殿閣受損,寺藏文物被查抄。 性空事先採取保護措施,使碑刻、藏經、羅漢等得以保存。
1968年性空被迫下放崑山農村勞動。 1970年僅剩的演林,亦被逐出山門,攆往如皋農村勞動。
1976年秋粉碎“ 四人幫 ”後,各地紛紛落實政策,撥亂反正。 1978年11月1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 ,第一次專程至寒山寺視察並指導修復工作。 同年11月17日寒山寺僧淨持、性空、果豐、法忍四人,身著僧裝,按照中國佛教儀軌,隆重接待以前田洪範為團長的“日本社會教育友好訪華團”一行僧尼17人。 寒山寺由此開始修復。 1979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來中國訪問的人數不斷增加。 淨持、性空先後接待過美國女記者、 聯邦德國園藝家、作家等外賓,他們代表西方知識界表示希望了解中國宗教現狀。 同年7月,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處正式恢復活動,及時召開宗教界人士會議,認真研究落實宗教政策的一系列具體措施。 並在會上宣布由政府撥款,加速寒山寺整修工程。 同年,從西園寺請回釋迦、 迦葉 、阿難、彌勒、韋陀及寒山、拾得諸塑像。
1979年除夕,在蘇州市對外友協倡導配合下,舉辦第一屆寒山寺聽鐘聲活動,參加對象為日本友人120人。 為促進中日友好,發展旅遊事業開創了一種新形式。 此後人數、規模逐年擴大,已成為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活動,頗有影響(詳《聯誼》卷)。
1980年被批准為首批全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 寒山寺再次成為蘇州地區旅遊熱點,修復工程繼續緊張進行。 因寺貌初有改觀,當年就接待國內外遊人47萬人次(其中海外遊人4萬人次),門票加上其他收入達10多萬元,寒山寺從此收入盈餘。
1981年,淨持因工作需要調回靈巖山寺 ,通如回寺任住持。 新建心淨樓、鐘房。 中央電視台特派記者為寒山寺古鐘和鍾樓錄相。
1982年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寒山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春,住持通如圓寂,世壽80。1984年8月13日性空監院接任寒山寺住持,並舉行隆重升座儀式,主持大佛開光典禮。 有關部門和諸山長老前往祝賀。
1986年按照叢林規制請楚光 、演林為監院,分管基建維修、對外接待、宗教活動及內部事務。
國家旅遊局撥款50萬元,重建藏經樓365平方米。
1988年秋動工興建生活區,建築面積670平方米。
1990年秋爽法師出任監院職務。
當年圓滿完成五百羅漢裝金功德,並翻建聞鐘亭諸建築。
1992年秋舉行普明寶塔奠基儀式。 次年由蘇州二建公司古建分公司開工承建。 1996年10月30日舉行普明寶塔落成及佛像開光典禮。 寒山寺豎起新標誌。
演林、楚光二監院因年老或有病,先後退去職務。
寺院所在地區以“寒山景區”命名,為名譽權受侵問題,幾年來屢與對方訴諸上級,並向中國佛協反映。 1996年經省政府發函,蘇州市政府下達決定,將名稱更改為“ 楓橋景區 ”,維護了佛教自身的合法權益。
據蘇州市土地管理局1995年國用(95)字第3000號《 國有土地使用證 》登記:“寒山寺,地號4-(4)-5,總面積10367.9平方米,獨自使用權。”國用(95)字第3001號《國有土地使用證》登記:“寒山寺,地號4-(4)-6,面積286.2平方米,獨自使用權。”另有普明塔院3000平方米土地使用證明尚在辦理過程中。 土地合計13654.1平方米。
1997年秋爽監院離寺去崑山市籌建華藏寺 ,1999年回寺繼續任監院。
1998年,性空方丈當選為蘇州市佛協副會長,同年秋參加中國佛協玄奘頂骨舍利護送團赴台灣 。
同年夏季大雄寶殿屋脊倒塌,經搶修竣工。 普明寶塔四周,四座青銅臥獅安裝完畢。
2001年,先後完成翻建弘法堂、整修上客房與齋堂、大修藏經樓等工程。 立性空法師書《楓橋夜泊》詩碑於鍾房南側。
灣信士溫送珍及家屬獻大香爐一隻,由上海交通大學中華青銅公司製作,重約5噸,置天王殿後側空地。
藏書萬冊以上的圖書館正式開放;檔案室升為“市一級先進”單位;全寺推行電腦聯網現代化管理。 有586電腦5台,噴墨打印機5台,激光打印機1台,掃描儀1台;彩電10台;電話7部,傳真機1部。
接待在蘇州參加APEC財長會議的各國貴賓。
因寺貌更新,全年接待遊人香客約150萬人次,與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47萬人次相比,增加3倍多。 現有寺僧38人,職工92人,共130名人員。 至當年底,已連續舉辦過23屆“除夕聽鐘聲活動”,有5萬餘人參加。
網絡遊戲天下貳中的寒山寺
寒山寺的熊貓仙人玄素識得是寄希望與未來渡劫之人,希望與共工一起守護這個世界,來抵禦最終使整個世界陷入混亂乃至毀滅的的劫,是仙人。 於是幽州資料片裡,寒山寺的道家風範是最濃厚的。
以寒山寺主建築群——弟子練功區為例,寒山寺弟子練功區佇立於陡峭山崖之間,建築的風格參考了武當山的朝天宮等陡峭山崖的道觀,就連連接兩座山峰之間的石棧橋 ,也參考了武當山隨處可見的石橋風格。
而熊貓仙人識得居室內的陳設,更是對絕對的古色古香,還原了古代道家風格迴廊的國韻古風。
编辑本段 寒山寺門票
門票·開放時間
20元/人,1.2以下兒童免費。 12月31日撞鐘日門票是380元。
07:30-17:00。
看點
新年鐘聲:寒山寺素以鐘聲聞名天下。 每年除夕陽或元旦晚上,寒山寺都會舉行敲鐘儀式,鐘敲108下。 每一下代表一個煩惱,聽完鐘聲,來年煩惱便隨風而去。 據說當年唐代詩人張繼夜泊楓橋,在客船聽鐘聲,也是因為屢試不中,聽人指點也前來掃除煩惱。
撞鍾小貼士:子夜,寒山寺法師要敲一百零八下除夕鐘聲,表示一年的終結,有除舊迎新之意,因為一年有十二個月, 二十四個節氣 ,七十二個候(古時候一年為三百六十天,每五天為一候),合計為一百零八。 在寒山寺法師敲完一百零八下除夕鐘聲後,可由遊客自己動手敲響新年幸運鐘聲,此活動因具有極強的參與性而備受青睞。
而按佛教教義,人生有一百零八個煩惱,元旦聽一百零八響鐘聲,便可得到層層解脫,預祝人們來年幸福安康 。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